-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
- 13
- 1
- 1
- 1
- 12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鹍鹏 张磊 《机械与电子》 2022年40卷7期 32-37页
【摘要】 针对不确定参数存在条件下异步电机(IM)难以精确进行动态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浸入与不变性(I&I)理论的鲁棒控制方法.在故障工况(转子绕组渐增及负载突变)导致异步电机电气参数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IM系统动力学和I&I基本原理,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云涛 导师:张维海 山东科技大学 数学 应用数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一个好的基因调控网络,就是要有足够的鲁棒性,即有足够的能力来抵抗基因突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细胞功能发挥的影响,有足够的能力来过滤和衰减各种随机噪声,使得基因的表达正常进行。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基因调控网络来抵抗更多的内部参数波动和外部噪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巍巍 梁婷 等 《计算机仿真》 2023年40卷8期 313-319,425页
【摘要】 功能性电刺激是临床应用中主要的肢体智能康复技术之一,设计控制算法以有效提高关节运动控制精度和控制器的自适应问题一直是该领域的难题.基于T-S模糊模型,针对功能性电刺激下的膝关节的鲁棒跟踪控制,考虑患者个体的差异性,建立了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雄 李全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4年1期 88-92页ISTICPKUCA
【摘要】 结合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和线性鲁棒控制理论研究单电磁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鲁棒控制问题,给出一种简洁实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先用反馈精确线性化构造相应的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策略,然后再用预反馈求出原非线性系统的控制律,最后证明该控制律对于单...
【关键词】 单电磁铁悬浮系统;微分几何控制方法;Riccati不等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国平 应磊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1年30卷3期 363-36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内稳态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是生物反应动态平衡的结果.以内皮细胞为对象,用H2O2作为外源扰动剂,建立一种外扰作用下细胞内钙稳态鲁棒性的分析方法,包括以控制理论Lyapunov及鲁棒性理论为基础的扰动前稳态点和稳定域、扰动后状态转移和稳定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宏峰 白晶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9卷5期 469-472页ISTICCA
【摘要】 从内模控制的鲁棒机理入手,针对电机参数时变影响矢量控制系统性能的情况,提出了具有高性能的新型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内模控制系统结构,解决了矢量控制系统参数鲁棒性差的问题.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锦铭 丁利娟 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0卷1期 98-101页
【摘要】 利用Goldbeter五维果蝇昼夜节律模型,基于模型的平坦性性质,研究了同时控制2个参数ks,vd以实现1∶1导引的理论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比只控制一个参数更具有鲁棒性,所得结果为生物节律恢复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峰 王春刚 等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9卷1期 71-75页
【摘要】 针对某厂五机架冷连轧机的一二机架间张力系统为被控对象,利用H∞控制理论设计其张力鲁棒控制器.采用Matlab7.0工具以轧机张力为对象进行仿真试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张力鲁棒控制器对前后滑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思红 李维 等 《微计算机信息》 2007年23卷35期 250-251,304页
【摘要】 本文对全区域覆盖的局部路径规划,采用了一种模糊控制算法,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自身所具有的鲁棒性和基于生物学上的感知一动作的行为相结合.对于移动机器人的避障系统提出了充分接近障碍的避障策略,并对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作了深入的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圣 徐新喜 等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6年4期 47-49,60页
【摘要】 根据BSL-3实验室压力控制的控制对象具有时滞、时变和非线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通过采用模糊理论整定PID参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响应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