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3
- 1
- 10
- 8
- 7
- 7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湖滨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45卷9期 76-78页
【摘要】 鸭在生长中如果感染了鸭细小病毒,则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败血症状,由此能够明确,鸭细小病毒病本身属于一类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3 周龄内的雏鸭极易感染这类疾病且死亡率较高,不利于养殖场的稳定发展.随着雏鸭日龄的逐步增加,鸭细小病毒病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穆国冬 张忠湛 等 《现代畜牧科技》 2020年2期 83-84页
【摘要】 鸭细小病毒病也叫做鸭三周病、鸭细小病毒感染症,是由于感染鸭细小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或者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通常是出壳后几日龄至3周龄的雏鸭易感.该病的特点是快速传播、高病死率,发病率可超过80%,病死率为30%~70%不等,通常为4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辽宁省某养鸭场发生了一场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传染性疾病,剖检可见肠道病变明显,整个肠道呈卡他性炎症.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恒建 《今日畜牧兽医》 2019年35卷12期 91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主要感染雏鸭,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气喘和腿软,该病对养鸭业有严重的经济损失.2019年3月,某番鸭场出现细小病毒病,经过诊治,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简要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莹 林锋强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36卷8期 16-19页
【摘要】 为初步了解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控方法,2012—2018年,在福州、莆田、漳州和三明4个主要番鸭饲养区18个固定养殖场,收集435例临床病例样品,进行番鸭细小病毒病(番鸭三周病和番鸭小鹅瘟)病原检测,分析病原感染状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梅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21卷9期 25-26页
【摘要】 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的病毒,近年来出现了新型的鸭细小病毒危害养鸭业,我国的多个省份也受到了鸭细小病毒的侵袭.该病容易导致僵鸭的出现,对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并在发病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本文对鸭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继明 《兽医导刊》 2019年2期 191页
【摘要】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临床症状.雏番鸭是唯一自然感染发病的动物,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均不感染发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主要侵害l~3周龄的雏番鸭,因此又称雏番鸭"三周病".该病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该病由番鸭细小病毒(MDPV)引起,1~3周龄雏番鸭易感,俗称"三周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毒具有较高的致病率和致死率,是危害番鸭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发生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财文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40卷1期 44-45页
【摘要】 2017年8月,福建省邵武市某鸭场饲养的1100羽2周龄番鸭发病严重,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番鸭细小病毒病,经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全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7年9期 115页
【摘要】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国西部和中国福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国家之一.1985年起福建省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