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1
- 4
- 1
- 24
- 22
- 15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苗艳 朱庆贺 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4年32卷6期 75-80页
【摘要】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能够同时检测鹅细小病毒(GPV)、鹅星状病毒(GoAstV)和鹅副黏病毒(GPMV)的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GPV、GoAstV和GPMV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结合金纳米材料,通过对反应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董磊 《畜牧与兽医》 2010年42卷1期 76-78页
【摘要】 从梁山县1例以肠道糠麸样溃疡,胰腺、脾脏肿胀且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灶为主要特征的病死鹅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表明该病毒分离株具有血凝性,且其血凝特性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而不被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彦红 樊惠英 等 《中国兽医杂志》 2010年46卷12期 13-16页
【摘要】 对鹅副黏病毒61/GO/GD/05分离株进行主要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毒株的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为78 h,脑内接种指数(ICPI)为1.70;静脉接种指数(IVPI)为2.34;对鸡胚的半数感染量(EID50)为10-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雨明 谢平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9年36卷5期 191-193页
【摘要】 从重庆部分地区规模化鹅场收集以肝、脾肿大瘀血,肠黏膜出血、坏死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病死鹅,无菌取其肝脏、脾脏组织,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血清学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分离鉴定出一株鹅副黏病毒;并做了鸡、鸭、鹅的鹅副黏病毒和鸡新城疫病毒HI抗体检测,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志东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26卷8期 49-50页
【摘要】 副黏病毒病是养鹅业常见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对养鹅业危害影响较大,如何有效诊治、预防鹅副黏病毒病成为行业工作者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鹅副黏病毒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展开了深入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焕发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26卷9期 49-50页
【摘要】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对养鹅业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副黏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病鹅出现呼吸困难、腹泻、神经症状以及病鹅死亡,给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养鹅场要注重疫苗接种,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本病的发生,一旦出现本病,要及时对病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健欣 李少鸿 等 《畜禽业》 2022年33卷2期 12-13,16页
【摘要】 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副黏病毒病是危害目前汕头市养鹅生产的最主要病毒性疫病,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近年来,我国通过强化生物安全和实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51卷5期 52-55页
【摘要】 鹅副黏病毒病是一种由鹅传播的新型急性传染病,该病与鸡感染新城疫具有相类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2019年1月从甘肃某鹅场病鹅体内分离到一株副黏病毒,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鸡胚,进行血凝试验(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最后进行动物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华友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23卷8期 59-60页
【摘要】 鹅副黏病毒病属于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在季节交替或气温较低时容易发生,不同周龄的鹅群都可以发病,随着日龄的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本病对幼龄鹅群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同时本病毒还可以感染鸡群和鸽群等禽类动物,对整个养禽业造成无法估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