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7
- 14
- 7
- 6
- 2
- 13
- 12
- 12
- 10
- 9
- 68
- 19
- 18
- 18
- 1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静萱 吕健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21期 130-137页
【摘要】 以蔗糖、麦芽糖醇及二者复配的三元溶液为渗透溶液,探究渗透脱水处理对黄桃果块质构特性、介电特性、细胞壁多糖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测定了可溶性糖...
【中文期刊】 苏玖玲 赵宁宁 等 《现代食品》 2022年28卷17期 91-94页
【摘要】 以低筋面粉、菠萝果渣、麦芽糖醇和鸡蛋液等为主要原料,利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无蔗糖菠萝果渣曲奇饼干的配方.在单因素试验中,研究菠萝果渣、麦芽糖醇、鸡蛋液的添加量对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低筋面粉100%...
【中文期刊】 李秀娟 钟滨 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26卷1期 79-8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口腔中3 种致龋菌的抑制效果.方法: 将30 名13~15 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 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空白胶母口香糖组(C组).咀嚼口香糖前后共收集2 次牙菌斑,运用平板法进行...
【中文期刊】 李秀娟 钟滨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28卷5期 502-5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价麦芽糖醇口香糖控制青少年牙菌斑集聚水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受试者随机分为A、B、C组,根据分组分别每天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木糖醇口香糖、胶母基口香糖5次,每次10 min.采用改良Quigley-Hein菌...
【中文期刊】 张阳 张颖 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年7卷10期 596-599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麦芽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 用含2.5%麦芽糖醇(麦芽糖醇组)、木糖醇(木糖醇组)、蔗糖(蔗糖组,作为阳性对照)的TYE液体培养基以及空白TYE液体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厌氧条件下培养变形链球菌,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各...
【中文期刊】 易敏 王小平 等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2012年06卷1期 38-4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对唾液流率与pH值的影响.方法 选10例志愿者,分别检测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或木糖醇口香糖前后不同时间段唾液的流率和pH值.应用SPSS 12.0软件分析.结果 咀嚼2种口香糖10 min内,唾液流率显著增加,在2...
【中文期刊】 徐华兴 钟滨 等 《口腔医学》 2010年30卷1期 27-3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麦芽糖醇口香糖对菌斑集聚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名年龄于25~50岁之间,符合纳入标准的志愿者,按照性别、Quigley-Hein(Turesky改良)菌斑指数(MPI)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人,3组分别为麦芽糖醇口香糖组(MCG)...
【中文期刊】 李秀娟 钟滨 等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9年23卷6期 583-58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咀嚼麦芽糖醇口香糖后牙菌斑原位pH 值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30名13~15岁龋易感儿童随机分为3组,即麦芽糖醇口香糖组(A组)、木糖醇口香糖组(B组)、胶母口香糖组(C组).通过微电极原位接触法对牙菌斑pH值进行检测,观察咀嚼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