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
- 2
- 7
- 5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郑冬晓 杨晓光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3期 4338-434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冻害是影响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害发生规律和演变特征,对防御冻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淮冬麦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0-2010年47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在分析越冬期负积温和越冬期长度变化特征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飞 李世景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0年28卷3期 395-404页
【摘要】 气候变暖对我国乃至世界小麦育种和生产有很大影响.为了研究我国不同生态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适应气候变化调控机理, 本研究以黄淮冬麦区北片和南片及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20个当前大面积推的小麦品种、新审定品种和新选育品系为试验材料, 在黄淮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会芳 齐红志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年24卷3期 719-7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系统了解黄淮冬麦区不同来源地(南片、北片)小麦性状多样性现状,以黄淮冬麦区新育成的109份小麦为材料,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模型构建等方法,对黄淮冬麦区新育成小麦的12个农艺及品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黎明 李永霞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9年39卷1期 52-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抗穗发芽基因的等位变异与分布特征,利用小麦抗穗发芽相关的Vp1B3和Dorm-1标记对7个不同麦区的446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等位变异和分布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利用标记Vp1B3检测出Vp1的等位基因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黎明 高华利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7年37卷12期 2370-23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中国不同生态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的差异与分布,利用小麦PPO活性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6、PPO29与PPO18,检测了来自中国7个不同生态麦区的379份小麦种质资源的等位变异和分布差异.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正 翟冬峰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2期 352-354,3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改良日本小麦品种农林10号的衍生品种小罂粟(农林89号)获得成功,抗旱高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鲁麦13号率先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9244.5 kg/hm2的高产纪录;鲁麦14号则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冬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不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丽娟 陈佩度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1期 108-1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和气候的变化,纹枯病在我国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广泛发生,并呈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筛选出可在生产或育种中利用的抗病材料,本试验对从国内外收集到的79份小麦材料及1份小麦近缘材料荆州黑麦,同时在温室和大田进行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胜 刘伟华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2期 147-151,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小麦-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衍生系3228的多粒(66~82粒/穗)特性在育种中的可利用性,本研究以3228与黄淮冬麦区5个主栽品种进行杂交,并将其杂种F_1分别种植于北京、陕西和四川,采用MINQUE(1)...
【关键词】 小麦-冰草衍生系3228;多粒;产量性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瑞奇 胡琳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年11卷2期 200-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普通小麦直链淀粉合成酶GRSS基因及支链淀粉关键合成酶SSⅡ基因的特异分子标记鉴定了黄淮冬麦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253份主推品种,发现8份品种缺失Wx-B1基因,其中5份材料(小偃168、奏麦1号、83S502、山东935031、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飞 翟保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2期 2099-21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阿坝和陇南越夏区使用HYSPLIT-4沉降模型对条锈病菌孢子进行连续多年的数值模拟,并使用ArcGIS 9进行叠加计算,得出越夏区孢子传播的沉降概率分布.结果表明:在风场合适的条件下,陇南越夏区的条锈病孢子可以传播到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