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3
- 1
- 3
- 1
- 1
- 8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梅红 赖建华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07年20卷6期 1229-1233页
【摘要】 本研究收集云南丰富的青稞种质资源,进行抗大麦黄矮病(BYDV)抗病性鉴定.通过对61份青稞种质或品种进行连续2年田间抗BYDV鉴定及抗性评价,结果表明:44份种质表现易感BYDV,17份种质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抗BYDV抗性,其中3份种质(5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东 张增艳 等 《遗传学报》 2005年32卷9期 942-94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含有一个源于中间偃麦草7X染色体的抗性基因Bdv2,对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具有高度抗性.为有效控制该病毒和阐明抗黄矮病机制,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了大麦黄矮病毒GAV株系在YW642及其感病姊妹...
【关键词】 大麦黄矮病毒;半定量RT-PCR;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萍 张增艳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8期 712-718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利用抗黄矮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HW642的细胞核DNA构建了一个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ransformation-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TAC)文库,文库由2.3×106克隆构成,重组率为90.4...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抗性;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继荣 李宁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年10卷1期 1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cDNA-AFLP技术是研究基因差异表达的有利工具,广泛用于植物抗病、抗逆和生长发育等研究领域.本研究以cDNA-AFLP技术分离的抗黄矮病小麦与感黄矮病小麦间差异表达片段为对象,利用反向Northern方法,从cDNA-AFLP技术筛选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 黄茜 等 《作物学报》 2011年37卷6期 998-1004页
【摘要】 利用cDNA-AFLP技术筛选到1个在抗黄矮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YW642中特异表达的小麦抗病基因类似序列(BYDV resistance-related genel,BRG1)的基因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和R...
【关键词】 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小麦黄矮病抗性;cDNA-AFL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彦宏 李润植 等 《作物学报》 2003年29卷2期 315-320页
【摘要】 大麦抗黄矮病毒(BYDV)育种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 就是常规生物学抗性检测技术不能准确地进行抗性检测和抗性基因筛选. 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 以大麦黄矮病毒PAV株系和RPV株系基因组中的特异核酸序列为探针, 应用斑点印迹杂交分析技术, 建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思琪 羊海珍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3年24卷4期 1007-10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明确青稞种质资源对大麦黄矮病毒(BYDV,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245份青稞材料进行了连续3年抗病性鉴定.供试材料中仅有08-1280表现为高抗黄矮病,6份材料(ZY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龙飞 严以苹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年14卷5期 925-9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白粉病和黄矮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几年来这两种病害经常在我国一些小麦产区同时发生.为解决该问题,本研究通过杂交、回交方法将抗黄矮病的Bdv2基因(源自于YW642)和抗白粉病的Pm21基因(源自于CB037)聚合在一起,育成了兼抗黄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增艳 第五届全国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 2002年
【摘要】 以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L1为抗原,将中间偃麦草第7部分同源群染色体上抗黄矮病基因Bdv2导入小麦,选育出一批抗黄矮病的易位系HW6423、YW243、YW443等.本文以上述易位系及其抗源、小麦亲本作供试材料,鉴定出1个RAPD标记OP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聪芬 马有志 等 《遗传》 2000年22卷3期 1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单条染色体的分离及其DNA片段的克隆是将细胞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它对染色体结构和基因进化的研究、基因组物理图谱及分子标记连锁图构建等,特别是增加染色体某些区域的探针密度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植物染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