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78
- 25
- 3
- 1
- 18
- 2
- 1
- 233
- 135
- 68
- 59
- 5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时美淇 侯景轩 等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32卷3期 56-62页
【摘要】 咪唑啉I2 受体(I2-IR)对阿尔茨海默症(AD)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更高活性的I2-IR配体,采用比较分子场(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CoMSIA)方法,为新型I2-IR配体双环α-亚氨基膦酸酯类...
【关键词】 咪唑啉I2受体; 双环α-亚氨基膦酸酯; 3D-QSAR;
【中文期刊】 陈成龙 周慧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1年33卷5期 868-875页
【摘要】 MMP-2是基底膜降解的关键酶,参与宫颈癌病发的整个过程,被认为是治疗宫颈癌的潜在新靶点.本文采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32个咖啡酸苯乙酯类化合物与抗宫颈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构效关系,通过比较分子场分析(CoMFA)模型(Q...
【中文期刊】 刘恒平 王锦政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年45卷4期 405-40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活性HBV DNA聚合酶抑制剂,采用二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寻找与活性关系相关的关键分子特征.模型采用遗传逼进算法,寻找关键的分子指纹片断,所得方程调整r2为0.911 9、预测r2为0.848 9.所获得的8个分子指纹片断药效特征与药效团...
【中文期刊】 芦金荣 王凤潇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3年44卷4期 296-3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细胞膜P-糖蛋白(P-gp)介导的药物外流是肿瘤多药耐药(MDR)产生的重要机制,异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P-gp活性发挥MDR逆转作用.通过对P-gp抑制剂进行结构分析,以大豆苷元及金雀异黄素为母体,在其7位、8位及4'位分别引进碱性边...
【中文期刊】 邹丽云 陈亚东 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0年41卷3期 208-2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酮内酯作为第3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对耐药菌有良好的活性,而且克服了诱导耐药性,成为了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研究热点.针对6-O-芳基酮内酯衍生物,本文运用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和分子全息定量构效关系(HQSAR)两种方法,以49个...
【中文期刊】 宋新焕 谢惠定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6卷8期 23-2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苯基咪唑类化合物建立一个有效的2D-QSAR模型来预测其抑制Pin1的活性,对其抑制Pin1机理研究和发现高活性的苯基咪唑类化合物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力学、和统计学相组合的方法,对21个具有抑制Pin1的苯基...
【关键词】 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苯基咪唑类化合物; 肽基脯酰胺顺反异构酶;
【中文期刊】 刘桦 蒲铃铃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8年30卷5期 719-727页
【摘要】 运用不同电荷场优化咪唑并吡啶类VEGFR-2抑制剂,挑选出最优电荷场Gasteiger-Marsili,用COMFA和CoMSIA两种方法建立3D-QSAR模型,以分析化合物结构与分子活性之间的关系.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
【关键词】 VEGFR-2抑制剂; 电荷场; COMFA;
【中文期刊】 聂瑾芳 段家喜 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3期 529-536页
【摘要】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8892)和交...
【关键词】 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 非洲人类锥虫病(HAT); 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
【中文期刊】 柳波 谢惠定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33卷11期 8-1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Novobiocin类化合物建立一个有效的2D-QSAR模型来预测其抑制胰腺癌细胞(PL45)的活性,对抑制胰腺癌细胞(PL45)机理研究和发现高活性的Novobiocin类化合物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力学和统...
【关键词】 2D-QSAR; Novobiocin类化合物; 胰腺癌细胞;
【中文期刊】 李玉鹏 邱开雄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32卷11期 4-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抑制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力学和统计学相组合的方法,对一系列对重组人蛋白激酶CK2全酶具有抑制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二维的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