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12
- 171
- 1
- 53
- 16
- 7
- 5
- 4
- 486
- 215
- 164
- 116
- 10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蕾 雷亮 等 《药学前沿》 2025年29卷3期 430-43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肉桂叶乙醇提取物正丁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肉桂叶经提取萃取浓缩后得到浸膏,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柱色谱、半制备HPLC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肉桂叶中共分离鉴定出6...
【中文期刊】 颜蓉 陈钟文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11期 3664-367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毛梗豨莶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毛梗豨莶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ODS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17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rientalin B(1)、ent-2...
【中文期刊】 邓超凡 南泽东 等 《中成药》 2024年46卷11期 3671-367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赛北紫堇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正丁醇部位采用硅胶、ODS、MCI、Sephadex LH-20 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法和酪氨酸酶法测定抗氧化活性...
【中文期刊】 丁韦韦 赵小超 等 《中国药业》 2024年33卷15期 32-3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鉴定鬼点灯正丁醇提取物的成分,探讨其止咳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对其成分进行检测,并结合自建数据库进行结构鉴定.通过中草药系统药理学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Batman-TCM数据...
【中文期刊】 张芯 石蕊 等 《武警医学》 2024年35卷6期 474-47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估氧化三甲胺(TMAO)对缺血性心力衰竭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HF)组、干预(HF-DMB)组,其中HF组与HF-DMB组大鼠行结扎法模拟心肌梗死,分别于术后 4 周(4 W)、8 周(8...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心力衰竭; 3,3-二甲基-1-丁醇;
【中文期刊】 臧晓红 姚静静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24年55卷12期 1708-1712页 ISTICCSCDCA
【摘要】 建立了ICP-MS法测定叔丁醇中的元素杂质(Cd、Pb、As、Hg、Co、V、Ni、Li、Sb、Cu).采用微波消解法,样品用硝酸-盐酸混合溶液消解后,以在线内标的方式消除基体干扰和仪器漂移后进行测定.结果显示,Cd、Pb、As、Hg、Co...
【中文期刊】 周于群 唐语谦 《现代食品科技》 2024年40卷2期 100-108页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类常见于发霉谷物、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具有生殖、遗传和致癌性等危害,在世界各地的谷物中常超标检出.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得到一株高效降解ZEN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YQ-...
【中文期刊】 柏晶晶 张文 等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45卷12期 59-64页
【摘要】 旨在探究辣蓼黄酮正丁醇部位(FNB)对小鼠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将72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伪狂犬病病毒(PRV)模型组、芦丁对照组,3个FNB处理组(25、50、100 mg/kg体重).采用注射联合滴鼻的方式感染102.3...
【中文期刊】 金银萍 张浩 等 《特产研究》 2024年46卷2期 123-127页
【摘要】 为探究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本研究采用硅胶、MCI、RP-C18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西洋参果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鉴定其结构.从西洋参果中共分离得到25个人参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中文期刊】 徐慧颖 丁奕辉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3年35卷8期 1372-137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多糖与正丁醇部位是苍术的健脾活性部位,本文从线粒体自噬的角度探讨苍术活性部位对脾虚大鼠的调节作用,进而阐释其健脾机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胃窦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窦组织线粒体PIN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