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490
- 132
- 1
- 16
- 10
- 7
- 5
- 5
- 1556
- 690
- 582
- 359
- 34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兴华 吕婉婧 等 《医学与法学》 2025年17卷1期 64-70页
【摘要】 近年来在药品犯罪的司法适用中,关涉中药假药认定的争议日益激烈.通过统计分析司法实务中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的中药假药认定问题,发现该罪中对中药假药的认定存在基点偏差、论证缺失、标准阙如和程序依附四个难题.为破解上述难题,应当做到:一是树立中...
【关键词】 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 法益; 中药;
【中文期刊】 王烁宏 苏子钦 等 《医学与法学》 2025年17卷1期 113-120页
【摘要】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关于医疗过失犯罪中注意义务标准的认定出现了新观点"修正的客观说",即应以"行为人所属领域的一般人"作为认定标准.而医师之注意义务的内容除一般注意义务外,还有应招义务、说明义务及问诊义务等特殊注意义务:医师应招义务要求其...
【中文期刊】 罗姚 杨晶 等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21期 55-60页 ISTICPKU
【摘要】 以80起医疗事故罪案例作为样本,探究影响我国医疗事故罪判决结果的因素,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分析影响判决结果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是否死亡、鉴定类型、民事赔偿、违反诊疗规范和取得被害一方谅解对判决结果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总效应值,对判...
【中文期刊】 李雁飞 《医学与哲学》 2024年45卷3期 54-59页 ISTICPKU
【摘要】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设立后,学界存有部分反对观点认为本罪分则位置及实行行为的规定存在问题.基于解释论的立场,本罪保护法益为基因库安全、人性尊严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立法通过对形式法益的保护一并实现了对实质法益的保护,且公共卫生管理秩...
【关键词】 非法植入基因编辑、克隆胚胎罪; 生殖系基因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
【中文期刊】 谢琳溪 薛鼎昌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6期 717-723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多根头发微分段分析的LC-MS/MS的分析方法,并对 20 种苯二氮?类药物在1 mm头发中的检测进行验证,并最终用于案件检测分析.方法 将 5 根头发每根切成 1mm长的片段,并将相应段落放在一起,在含二硫苏糖醇、甲醇等...
【中文期刊】 刘兆 钱尊磊 等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24年39卷5期 596-599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究利用现场勘查遮光伞解决强光环境中对血痕进行鲁米诺检验时难以显现的问题.方法 选择红砖、土壤及黑布三种客体,制备滴加不同浓度血样及不同留存时间的检材,对同类检材分别在强光环境、强光环境中的遮光伞下及暗室内进行鲁米诺检验并拍照取证.结...
【中文期刊】 颜运华 《医学与法学》 2024年16卷1期 66-71页
【摘要】 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行医罪所具有的三种核心构成要素: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其情节严重的、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或造成就诊人死亡.司法实践中对"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行医"和"造成就诊人死亡"的认定存在较大的分歧:"未取得医生执业...
【中文期刊】 刘昊月 齐思雨 等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5期 122-129页
【摘要】 本文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案例为研究对象.总结了2017~2023年11 519件食品安全犯罪案例情况,分析两种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时空、网络特征和类别特征、案件特点,并结合案件侦办中专业队伍建设、情报...
【中文期刊】 李淑娟 王昕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22卷3期 27-33页
【摘要】 专断医疗行为因侵犯患者的身体健康法益和知情同意权,具备了刑事可罚性的基础.将这种行为纳入刑事治理的范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患者生命健康和自主决定权的重视.基于专断医疗行为的具体情况和现行的规制路径,笔者提出应采用民事和刑事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其...
【中文期刊】 张旭晟 彭少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4年4期 72-81页
【摘要】 食品安全犯罪的证成在一定程度上高度依赖科学证据.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成立除了应确认实施了生产、销售行为外,亦须对涉案物质毒害性质的实质进行界定.鉴于当前司法审判对涉案物质毒害性质较为缺乏科学性实质依据,易对刑事司法严谨性产生挑战,进...
【关键词】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科学证据; 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