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56
- 238
- 1
- 97
- 57
- 20
- 11
- 6
- 166
- 153
- 145
- 128
- 12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Xiaojin Liu Yiwei Qi 等 《肿瘤学与转化医学(英文版)》 2022年8卷5期 209-216页 ISTIC
【摘要】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antitumor immunocompetence of a tumor lysate-pulsed dendritic cell (DC) vaccin...
【关键词】 glioblastoma; immunotherapy; dendritic cell (DC) vaccine;
【中文期刊】 王香妮 刘进仁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46卷1期 20-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体(low-temperature plasma,LTP)直接处理和等离子体活化液(plasma-activated medium,PAM)处理对黑色素瘤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LTP);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 树突状细胞(DC);
【中文期刊】 刘若水 谭浩 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46卷2期 216-220页 ISTIC
【摘要】 随着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DC-CIK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方法备受关注.该疗法能够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促进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
【中文期刊】 吴文清 谢聪颖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4年31卷9期 907-9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肿瘤特异性个体化多靶点自体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行DC-CIK治疗的119例中晚期P...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中文期刊】 吴越 陈燚婷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4年31卷8期 759-76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本研究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技术(scRNA-seq)初步探索乳腺癌4T1细胞表达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E(Ly6E)调控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潜在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Ly6e基因敲除小鼠乳腺癌4T1细...
【关键词】 淋巴细胞抗原6复合物E; 肿瘤免疫微环境; 单细胞测序;
【中文期刊】 吴文清 江龙委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4年31卷10期 970-9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输注DC-CIK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间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DC-CIK治疗的69例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C-CIK治疗时采用的输注方...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中文期刊】 舒艳 何园 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4年31卷8期 815-8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DC联合CIK治疗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进行自体DC联合CIK治疗的156例局部晚期或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
【关键词】 胰腺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中文期刊】 宋乐 徐曼斯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1期 169-177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是否通过提高缝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增强树突状细胞(DC)抗原交叉提呈能力,并对其机制进行相关探索.[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免疫荧光法观察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黑色素瘤细胞(B16)缝隙连接蛋白43...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黑色素瘤; 缝隙连接通讯功能(GJIC);
【中文期刊】 张一健 张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3年30卷9期 745-75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肿瘤免疫细胞疗法展现了良好的临床抗肿瘤前景.树突状细胞(DC)识别肿瘤抗原作为机体免疫响应的关键起始步骤,捕获肿瘤抗原后分化成熟,在淋巴结将抗原信号提呈给CD4+ T细胞、CD8+ T细胞等免疫细胞,激发抗肿瘤效应,应用于肿瘤治疗,尤其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