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39
- 13
- 3
- 1
- 3
- 3
- 3
- 2
- 2
- 635
- 179
- 177
- 85
- 5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游昕 贺荣荣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23年42卷11期 1495-1502页
【摘要】 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
【中文期刊】 郑小辉 刘海英 等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6年32卷6期 751-75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端粒长度的维持在肿瘤细胞的永生化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约8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酶延伸端粒,从而获得持续的增殖能力。另外,15%的人体肿瘤细胞通过端粒替代延伸机制(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
【中文期刊】 李燕梅 沈晓燕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0年26卷1期 17-2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端粒酶能阻止端粒的缩短使细胞无限增殖形成肿瘤.端粒3'端富G序列在一定生理条件下可形成具有抑制端粒酶活性的G-四链体结构,从而达到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能够诱导DNA特别是致癌基因富G区域形成并稳定G-四链体结构的配体具有重要的抗肿瘤意义...
【中文期刊】 陈锦灿 赖国华 等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6年28卷12期 1693-1698页
【摘要】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实验研究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钌甲基咪唑配合物[Ru(MeIm)4(L)]2+(L=iip,Ru1;L=tip,Ru2)与端粒DNA:HTG21(AG3(T2AG3)3)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钌...
【中文期刊】 孙静 宋兴栋 等 《无机化学学报》 2015年31卷5期 865-872页
【摘要】 以cis-[Ru(dpq)2C12]·2H2O(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为原料与5,5'-二(1-(三乙胺)甲基)-2,2'-联吡啶阳离子(L)合成钌(Ⅱ)配合物[Ru(dpq)2L)(PF6)4,并研究了该配合...
【中文期刊】 汤明亮 赵勇 等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年52卷4期 449-452页
【摘要】 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研究了旁侧序列对人端粒核心序列G3(T2AG3)3在钠离子溶液中所形成的G-quadruplex结构的影响.紫外吸收熔解实验表明G3(T2AG3)3一侧或两侧加上6个胸腺嘧啶核苷酸序列(T6)会明显降低G-quadr...
【关键词】 端粒DNA; G-quadruplex; 旁侧序列;
【中文期刊】 陈志远 程荣双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4年49卷13期 3421-343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DNA G-四链体(G4)是富含鸟嘌呤的单链DNA序列,在生理溶液环境下,通过Hoogsteen氢键结合,并被单价阳离子稳定,自发折叠形成的一种球状四链体DNA二级结构.G4s在端粒和癌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大量存在,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
【中文期刊】 毕昕萌 付文强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2期 25-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主要通过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发现,凝血酶适配体的突变序列TBA-M、人源端粒序列htel3 在Na+溶液中可各自折叠成G-四链体结构,而这两个预先已折叠完好的G-四链体之间还能够自发地通过DNA链置换作用再进一步重新组装成异分子间G-四链体复...
【关键词】 重组装异分子间G-四链体; G-四链体之间的链置换; 核磁共振;
【中文期刊】 李子谦 冯腾垒 等 《药学学报》 2017年52卷7期 1133-113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类以G-四联体为靶点的新型3,6-二酰氨基吨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分子对接显示该系列化合物均以π-π堆积和沟槽插入相结合的方式作用于人端粒G-四联体,且这一结合方式经荧光光谱与紫外光谱证实,并在荧光滴定中发现化合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