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
- 2
- 1
- 1
- 7
- 5
- 5
- 5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彤 王华容 《人类工效学》 2020年26卷4期 24-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感觉寻求水平对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包括外显意识与内隐规则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学生210名,采用《中国版青少年感觉寻求问卷》《儿童交通安全意识问卷》以及内隐联想测验(IAT)调查内隐规则意识.结果 小学生的感觉寻求水平与交通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小军 邱琴 《心理研究》 2013年6卷4期 40-47页
【摘要】 该文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从外显和内隐(IAT范式)两方面探究不同人格特点的被试在颜色、颜色联系词和词性上的认知特点.以六种颜色及其联系词为实验材料,要求不同人格特点的被试对颜色联系词进行归类和词性等级判定.结果发现:(1)被试对颜色联系词的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旭辰 陆峥 等 《心理研究》 2010年03卷1期 41-45页
【摘要】 本研究考察了练习效应和环境联系对IAT效应的影响.由72名高中生参加了实验,每名被试分别进行了三次内隐联结测验,并且在第二次测验开始前进行了词汇配对记忆任务.结果发现:第一,存在一定的练习效应.但随着测验次数的增加IAT效应趋于稳定;第二,...
【关键词】 内隐联结测验(IAT);练习效应;环境联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证 《心理科学》 2006年29卷3期 580-582,531页
【摘要】 本文试图考察IAT效应和它的测量对象即概念联系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提出了IAT效应和概念联系之间对应关系的形式化模型,并根据这种形式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操作性的检验方式.研究发现: IAT效应主要反映了概念间的相对联系,支持了I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季欣蕾 范乐佳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年25卷5期 832-834,8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来源国效应指因品牌的来源国不同,人们对不同品牌的认可程度存在差异.本实验旨在了解大学生对国内外品牌的内隐认可程度,以验证来源国效应的存在.方法:基于内隐社会认知和来源国效应的理论,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陆 佐斌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年17卷4期 454-4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内隐联想测验(IAT)的属性标签效应.方法: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实验包含两个IAT程序,两个程序所使用的刻板对象标签相同,均为男名和女名;所使用的属性类别标签不同,IAT1中以"家具/衣服"为属性类别标签,IAT2中以"坚硬/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恒德 黄鹏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9年19卷19期 3794-380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寻军医大学学员内隐层面对自我和他人坚毅性评价的特点及脑电特征,为全面、客观的评估个体的坚毅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使用E-Prime2.0参照经典内隐联想范式编制内隐联想-坚毅测验,对100名军医大学学员施测坚毅量表(Gri...
【关键词】 坚毅;内隐联想测验(IAT);内隐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治良 邹庆宇 《心理科学》 2007年30卷6期 1314-1320页
【摘要】 本研究以上海行政区为划分标准,探讨了"上海人"和"非上海人"群体的地域刻板印象以及"内-外群体效应".结果发现:(1)IAT结果表明,被试在不相容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高于相容条件(t(25)=3.282,p<0.01);(2)SEB结果表明,...
【关键词】 内隐联想测验IAT;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内-外群体效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明证 孙晓玲 《应用心理学》 2006年12卷2期 155-160页
【摘要】 介绍了IAT效应的心理机制的主要理论,包括概念联结提取模型、刺激-反应匹配理论、随机游动模型、任务集切换代价理论和图形-背景不对称性理论,并提出除概念联结提取模型外,其他理论关注另外可能的因素对IAT效应的作用,从而间接否定IAT效应和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宁建 吴明证 等 《心理科学》 2004年27卷4期 796-798页
【摘要】 内隐互联网态度是个体对网络内隐的、自动化的心理倾向.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持有对互联网积极评价的内隐态度,这种评价可以通过阈下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有效改变,通过对IAT效应的考察表明,网络成瘾者内隐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易变化性特点,内隐矛盾态度(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