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6
- 38
- 1
- 5
- 1
- 1
- 1
- 1
- 98
- 45
- 38
- 27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周莉 平洋 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36卷3期 150-156页
【摘要】 为提高微胶囊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B)存活率,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复配冻干保护剂的最佳比例,同时考察了保护剂的加入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剂最佳组成为低聚果糖浓度为2%...
【中文期刊】 台雪月 卢忠魁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4年15卷6期 1-9页
【摘要】 目的 以人参为原料,通过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提高人参皂苷含量.方法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并对发酵过程中原型人参皂苷生物转化可能途径进行分析.结果 在发酵培养基为MRS液体培养基的前提下,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 40℃,发酵时...
【中文期刊】 Yue Yang Wenxia Zhou 等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英文)》 2024年13卷5期 3018-3030页
【摘要】 Bioremedia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in contaminated foodstuffs using probiotics has been increasingly under th...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 Biodegradation; Chlorpyrifos;
【中文期刊】 刘菲帆 罗梦帆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5期 428-440页
【摘要】 目的:研究添加富含乳脂肪球膜(MFGM)乳清蛋白粉(M-WPI)前、后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存活率,发酵乳风味及抗氧化能力.采用代谢组学分析添加M-WPI前、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乳的显著差异代谢标志物及其作用通路.方法:通过...
【关键词】 富含乳脂肪球膜乳清蛋白粉; 保加利亚乳杆菌; 代谢组学;
【中文期刊】 孙悦欣 史嘉琦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3年23卷10期 206-215页
【摘要】 嗜热链球菌S10 分离自青海地区自然发酵酸牛乳,具有良好的弱后酸化能力和发酵特性.本研究将分离自不同国家传统发酵乳及酸马奶的 4 株保加利亚乳杆菌IMAU20450、IMAU95110、IMAU62091 和IMAU62161,分别与嗜热链...
【中文期刊】 唐宗馨 杨硕 等 《现代食品科技》 2023年39卷12期 142-150页
【摘要】 弱后酸化能力是乳酸菌作为发酵剂使用时的重要特性.为研究保加利亚乳杆菌蔗糖代谢途径对发酵乳后酸化起到的作用,该研究比较了五株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后酸化性能,分析了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情况、糖代谢和产酸能力,探究了蔗糖代谢产酸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及关...
【中文期刊】 李子叶 李柏良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年40卷22期 49-56页
【摘要】 研究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在发酵酸奶过程中对酸奶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开发出一种抗氧化活性强的酸奶发酵剂.通过选取嗜热链球菌S1、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KLDS 1.0207发酵酸奶以及向其中加入嗜酸乳杆菌KLDS 1.0901...
【关键词】 嗜热链球菌; 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 嗜酸乳杆菌;
【中文期刊】 郑亦舟 王杰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年10卷3期 589-592页
【摘要】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现今售卖模式下的含保加利亚乳杆菌饮料中活性菌进行实时监测.方法 利用SYTO?24与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色法对发酵乳饮料中的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活性检测,并对模拟现有售卖模式下发酵乳制品在...
【中文期刊】 白运焕 蒋亚芬 等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13卷3期 169-172,179页 ISTICCSCD
【摘要】 目的 选育一株能分解多种尿毒素的益生菌为慢性肾衰的肠道细菌疗法提供新菌种.方法 原始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先经尿毒症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后用物理(紫外线)和化学(硫酸二乙酯)双重多次诱变方法对其进行诱变,以肌酐分解率为观察指标,筛选出具有高效分解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