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81
- 39
- 10
- 8
- 1
- 1
- 449
- 305
- 56
- 40
- 3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冉娇洋 王洁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4年41卷7期 906-913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标多测法同时测定艾纳香药材中β-蒎烯、樟脑、芳樟醇、β-石竹烯、α-石竹烯和龙脑6 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30 m×0.32 mm,1.0 μm)石英毛细管柱,升温程序:起始温度 60...
【中文期刊】 周丽荣 张玲玲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6期 72-79页
【摘要】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
【中文期刊】 卢梓荧 陈梓涵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7期 79-87页
【摘要】 芳樟醇可有效降低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受致病菌污染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概率.鲜有关注由芳樟醇诱导活的不可培养状态(VBNC)细菌的抗性以及其复苏研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芳樟醇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4%(V/V),通过PMAxx...
【中文期刊】 吴全金 周喆 等 《食品科学》 2023年44卷18期 259-267页
【摘要】 以炭焙和电焙的不同等级白茶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二者的香气物质、主要呈味物质与感官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共检测出262种挥发性化合物,以萜类、杂环化合物、醇类、酯类和酮类为主,相...
【中文期刊】 Jun He Rayko Halitschke 等 《植物学报(英文版)》 2021年63卷8期 1416-1421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The ubiquitous volatile linalool is metabolized in plants to nonvolatile derivatives. We studied Nicotiana attenuata pla...
【关键词】 conjugated linalool; Nicotiana attenuata; Spodoptera littoralis;
【中文期刊】 张彪 黄芳 等 《中国药房》 2018年29卷7期 933-936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夜寒苏药材挥发油中α-蒎烯、β-蒎烯及芳樟醇含量的方法.方法: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夜寒苏挥发油的提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HP-5毛细管色谱柱(30 m×0.032 mm×0.25 ...
【中文期刊】 孙琳琳 齐朋燕 等 《中草药》 2025年56卷2期 626-6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紫芝Ganoderma sinense次生代谢产物含量较低,筛选一种可以显著提高紫芝次生代谢物产量的方法.方法 基于紫芝基因组数据库筛选出编码芳樟醇合酶的基因GsSTS50,通过改善融合酶、共表达基因和引入异源甲羟戊酸(mevalon...
【关键词】 紫芝; 芳樟醇;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文期刊】 刘同新 郭伟英 《中成药》 2016年38卷2期 351-35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 Kom叶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和棕榈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方法 挥发油分析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250 μm×30 m×0.25 μm),程序升温...
【中文期刊】 李同俊 贾金燕 等 《中成药》 2016年38卷10期 2172-21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GC法同时测定万金香气雾剂(荜澄茄、杠板归、艾纳香油)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 该制剂无水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HP-INNOWax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检测器(FID)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
【中文期刊】 郭霞 荣毅 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年38卷1期 55-6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dl-芳樟醇、d-芳樟醇、l-芳樟醇对模型药物经离体大鼠皮肤渗透促透效果的差异及芳樟醇对角质层类脂神经酰胺的作用.方法 采用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手性固定相HPLC法测定皮肤渗透液中药物含量,红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