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7
- 70
- 8
- 3
- 1
- 1
- 1
- 116
- 53
- 46
- 41
- 4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欢 张晓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3年46卷5期 585-590页 ISTIC
【摘要】 滤泡性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具有不同病理分级,能够向侵袭性淋巴瘤发生组织学转化,因此其治疗策略及预后也大不相同.18F-FDGPET/CT可用于FL的诊疗,能够对FL进行准确诊断、分期和疗效评估,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及时调整...
【中文期刊】 李洁 凌泽毅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3年30卷10期 679-680页 ISTICCSCD
【摘要】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4岁,因发现"颈部包块5个月"于2020-10-13入院.患者自诉5个月前无意中发现颈部包块,无手足颤抖、乏力、纳差、消瘦、声嘶等症状.病程中包块渐进性增大,入院前1个月于外院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提示:(右侧叶)甲...
【中文期刊】 杨筱 张波 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22卷6期 437-44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副肿瘤性天疱疮原发肿瘤的临床病理及超声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及早期诊断率.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免疫学检查及病理确诊的11例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分析其临床病理及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Castlema...
【关键词】 副肿瘤性天疱疮; Castleman病; 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
【中文期刊】 周军 谢建兰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24年53卷1期 34-3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弥漫性生长为主的滤泡性淋巴瘤(DFL)伴1p36缺失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5例)和河南省肿瘤医院(3例)诊断为DFL伴1p36缺失病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总结形态学特点...
【中文期刊】 尹晶晶 钱龙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4年45卷3期 233-24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初治滤泡淋巴瘤(F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以及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对国内年龄≥60岁FL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22年6月北京医院血液...
【中文期刊】 吕瑞 熊文婕 等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4年45卷12期 1085-109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伴有骨髓侵犯的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对治疗模式进行探讨。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2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连续收治的183例伴有骨髓侵犯且接受正规治疗的FL患者。回顾性收集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
【中文期刊】 高晓贺 李艳梅 等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2024年44卷10期 577-58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究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预测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B细胞淋巴瘤-2(BCL-2)/免疫球蛋白重链(IgH)融合基因表达状态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3...
【关键词】 淋巴瘤,滤泡性; 基因,bcl-2; 基因,免疫球蛋白重链;
【中文期刊】 黄文鹏 孙昕瑶 等 《中国医师杂志》 2024年26卷4期 621-626页 ISTICCA
【摘要】 滤泡性淋巴瘤(FL)是最常见的惰性B细胞淋巴增生性疾病,以广泛的淋巴结受累、脾肿大和骨髓浸润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分子影像学技术和精准医疗的发展,FL的影像学研究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18F-FDG PET/CT在FL患者的诊断...
【中文期刊】 卓俊宏 卢文艺 等 《白血病·淋巴瘤》 2024年33卷11期 696-700页 ISTICCA
【摘要】 滤泡淋巴瘤(FL)是一种来源于B细胞的惰性淋巴瘤,大多数FL患者预后较好,缓解率高,总生存期长。然而每年约2%~3%的FL患者在治疗或等待治疗的过程中发生组织学转化,转变为侵袭性淋巴瘤。转化后的FL异质性大,预后差,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