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47
- 16
- 1
- 2
- 1
- 132
- 74
- 13
- 11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欣璐 林俊菲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4年22卷3期 312-319,345页
【摘要】 道德的水平空间隐喻是以左右空间位置概念为始源域向以抽象道德概念为代表的目标域映射的过程.研究设置两个实验,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分别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对该效应进行探究.结果发现:(1)词汇类型与呈现方位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2)一致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晨 郭瑨 等 《世界中医药》 2014年11期 1459-146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从伦理学的立场探讨五行理论由单一相克向相生相克并存的演进过程。方法:应用隐喻映射理论从家庭、人性、政治权利的角度探讨其相关伦理规范是如何隐射到人体并进而形成中医五行学说。结果:伦理规范在向五行隐射的过程中使中医五行理论不断完善,相生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明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32卷2期 19-23页
【摘要】 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唤起大众对社会问题和切身利益的关注.多模态隐喻的提出,适应了社会发展并且丰富了对概念隐喻的研究."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以大量图文并茂的形式传达广告诉求,蕴含了大量多模态隐喻的运作和表现形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金平 王金娥 《心理研究》 2012年05卷1期 3-7页
【摘要】 扎根认知论是Barsalou(2008)提出的一种认知观。他认为,环境、情境、身体和大脑模块系统中的模仿构成了认知中核心表征的基础。认知系统把环境和身体看作补充内部表征的外部信息结构。同时,内部表征具有情境化的特征,它通过对大脑中模块系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海 王倩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19卷4期 828-830页
【摘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具有广泛解释力的认知模式,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在EFL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隐喻的认知功能,以探索提升EFL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海燕 汪少华 《外国语言文学》 2010年27卷1期 22-27页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批评隐喻分析和语法隐喻分析两种隐喻分析模式,从隐喻角度探讨中、美公司法中"公司"一词的概念化过程及其意义建构.研究结果显示,"公司"概念隐喻在<中国公司法>中较多呈现为"承担者"和"办理者"的拟人化角色,而<美国标准商事公司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闽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15卷3期 445-448页
【摘要】 根隐喻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的原始看法.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它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雪莱著名短诗<爱的哲学>中隐含了大量的根隐喻,表达了人们对爱的最原始、朴素的理解,揭示了世间万物皆成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佳 《心理月刊》 2022年17卷17期 6-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性别和气味因素在大学生合作行为中的影响,并检验气味的性别隐喻效应.方法 基于囚徒困境模型的实验研究方法,以4(性别配对水平)×3(气味水平)的完全被试间设计,招募了14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现场实验.结果 男性与女性在博弈决策选择时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雪重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5年30卷1期 178-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曹雪芹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女主角林黛玉生理上有虚劳病,但更严重的是心理有病.250多年前,全世界还没有产生专门的心理学学科,但是曹雪芹已经懂得童年精神创伤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在《红楼梦》中写出了极具医学参考价值的典型心理学案例,他精心安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娜 薛俊梅 等 《中医药导报》 2016年22卷21期 112-113,122页ISTIC
【摘要】 从概念隐喻的视角探讨了《黄帝内经》中隐喻英译策略选择问题,认为在认知语言学家Schaffner提出的3个隐喻翻译策略——替代,释意,省略中,替代最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译者出于传播中医隐喻思维模式角度的考虑.而释意策略的使用主要出现在由于中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