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0
- 9
- 7
- 5
- 2
- 2
- 5
- 5
- 4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马天意 张时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1年41卷7期 1091-11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砂藓(Racomitrium canescens)是一种具有极强耐脱水性的苔藓植物,编码磷脂酶D的基因RcPLD能够在砂藓的脱水和复水过程中产生显著的表达响应,它可能参与了砂藓的强耐脱水性功能.该研究使用已克隆的Rc-PLD编码序列构建拟南...
【关键词】 砂藓;磷脂酶D基因(PLD);干旱胁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琳 袁新科 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6卷3期 234-23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遗传因素在SLE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探讨与家族性SLE有关的磷脂酶D2(phospholipase D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清 赵云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6期 1090-10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实验采用同源克隆技术在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得到2个重复的编码磷脂酶D的PLDα基因,命名为BnPLDα1和BnPLDα2(GenBank登录号为KF113586和KF113587),两者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7.33%.对BnPLDα1和B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康虹丽 邬佳宾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2189-219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叶片为材料.根据已报道的醉酒毒麦PLD基因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获得蒙古冰草PLD基因的全长cDNA(GenBank登录号为EU333811).该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蕴棠 孙忠 等 《营养学报》 2006年28卷3期 213-215,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硒对糖尿病大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对前期研究分离到的与补硒50μg/kg bw·d有关的糖尿病大鼠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选择目的基因进行RT-PCR验证,以观察各组大鼠之间肝脏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忠 吴蕴棠 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06年22卷9期 1108-11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锌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蛋白磷酸酶2A(PP2A)和磷脂酶D(PLD)表达的调控.方法 对补锌糖尿病大鼠差异显示的基因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设计基因序列引物,RT-PCR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肝脏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文 赵强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05年1期 47-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磷脂酶Dγ基因(PLDγ)转入白三叶草.建立了白三叶草的继代及高频再生系统,对传统农杆菌侵染方法进行了改良,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Southern杂交鉴定,证实PLDγ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玉馨 李文贵 等 《畜牧与兽医》 2018年50卷10期 82-87页
【摘要】 为了快速检测无临床症状的山羊是否感染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根据GenBank中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phospholipase D,PLD)基因序列,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
【关键词】 伪结核棒状杆菌;磷脂酶D基因(PLD);实时荧光定量PC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俊 李欣 等 《畜牧兽医学报》 2018年49卷12期 2632-2640页
【摘要】 本研究旨在揭示精子线粒体鞘形成机制,提高种公牛繁殖潜力.采集3头健康状况良好、15~17月龄荷斯坦公牛睾丸和附睾组织,通过冷冻切片和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技术获取圆形和长形精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