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193
- 277
- 3
- 32
- 27
- 19
- 18
- 17
- 1183
- 1055
- 505
- 503
- 45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仟茜 王茹 等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24年49卷6期 627-63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 对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LW152发酵提取物的抗细菌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
【中文期刊】 刘华丽 李娜 等 《安徽医药》 2024年28卷7期 1307-131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球毛壳霉次级代谢产物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2021年3-12月,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分离方法和技术对球毛壳霉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MR核磁数据及质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
【中文期刊】 范艺周 骆思羽 等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1期 171-176页 ISTICCA
【摘要】 作为一种新兴第二信使分子,c-di-AMP具有全局调控胞内渗透压平衡、DNA损伤和生物膜形成等生理功能.本实验室在实验前期筛选出了一株高产胞外多糖的嗜热链球菌菌株S-3,但未对其进行c-di-AMP信号通路研究.本研究在嗜热链球菌S-3 全...
【中文期刊】 仇梓颖 马运琪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24年45卷2期 136-144,封3页 CA
【摘要】 鱼源β-防御素是抗菌肽家族的重要成员,具有广谱抗菌、不损伤真核细胞、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可应用于渔业养殖和临床医学等方面,但目前面临着提取工艺复杂、含量较低、提取所用蛋白酶需求量大及以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构和杀菌功能,...
【中文期刊】 邢金金 张霞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2期 72-79页
【摘要】 通过分析面团质构特性、面筋蛋白聚集特性、面筋蛋白含量、分子量分布、二级结构以及微观结构,研究"郑麦 103"、"郑麦 136"、"新麦 26"3 种不同筋力小麦面筋蛋白聚集特性及结构特性并探讨其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筋力的增强,面团的硬度...
【中文期刊】 张霖 肖柯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4年45卷6期 9-15页
【摘要】 豆浆含有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和大量维生素,其经过巴氏杀菌或超高温处理会促进还原糖和蛋白质之间的糖基化反应,产生糖基化产物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进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中文期刊】 梁俊 刘静 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24年43卷7期 117-125页
【摘要】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对其空间结构和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利用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谷物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是生物和食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作者在现有蛋白质数据库中选取玉米、小麦、大豆的谷物蛋白质,使用多特征融合方式对蛋白质序列进行特征提取,提出将多核...
【中文期刊】 耿彦超 原雪峰 等 《动物营养学报》 2024年36卷11期 7320-7334页
【摘要】 本试验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仔猪玉米-豆粕型饲粮的菌酶协同发酵工艺,同时对其蛋白质二级结构特性进行研究,为发酵技术在畜禽饲粮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影响因素,而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确定最佳发酵条件,最后将玉米-豆...
【中文期刊】 刘畅 吴丹丹 等 《食品科学》 2024年45卷17期 26-34页
【摘要】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
【中文期刊】 俞瑜媛 周青青 等 《中国食品学报》 2024年24卷6期 83-96页
【摘要】 研究常用食品多酚(茶多酚(TPs)、竹叶抗氧化物(AOB))对藜麦多肽(QPs)结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的影响.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探究QPs和多酚复合过程的结构变化,运用ANS探针分析QPs表面疏水性,并通过粒径、电位等指标...
【关键词】 藜麦多肽-多酚复合物; 二级结构; 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