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25
- 10
- 6
- 2
- 1
- 18
- 18
- 13
- 13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士勤 李想 等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4年19卷7期 12-15页
【摘要】 目的 评估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相比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本-效果,为银杏酮酯分散片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临床用药提供决策证据.方法 从医疗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构建决...
【中文期刊】 黄琴伟 施贝 等 《医药导报》 2017年36卷6期 665-66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选择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成分对照品测定银杏叶中萜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以定值的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
【关键词】 银杏叶; 银杏叶总内酯对照提取物; 萜类内酯;
【中文期刊】 吴雨龙 李艳静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年9期 1952-195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厂家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xtend-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
【中文期刊】 邵婷婷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18卷3期 396-400页 ISTICCA
【摘要】 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及萜内酯,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对银杏酮酯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分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重点综述了近年来银杏酮酯提取及分离方面的新技术,对各类技术...
【中文期刊】 张鑫 李媛 等 《中南药学》 2016年14卷3期 259-26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对银杏叶分散片中萜类内酯含量测定的改进与溶出度的研究方法.方法 采用HPLC-ELSD法测定其含量,以小杯法测溶出度,0.1 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结果 白果内酯在1.164~11.640 μg、银杏内酯A在0.998...
【中文期刊】 肖展翅 倪小红 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6期 1828-1830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中文期刊】 姚建标 王建方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4年8期 78-80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以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的综合转移率为指标,确定银杏叶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系统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银杏叶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的含量,计算转移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
【中文期刊】 吴竹 王秋萍 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36卷4期 72-75页
【摘要】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
【中文期刊】 冯如 李泽宏 等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7年36卷1期 34-38,53页
【摘要】 以2年生盆栽银杏苗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紫外、干旱及不同浓度的矮壮素、赤霉酸对银杏叶片进行处理,探索外部胁迫对银杏叶片中萜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干旱及不同浓度的矮壮素、赤霉酸处理,银杏叶片中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B、C和总萜内酯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