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6
- 1
- 63
- 21
- 7
- 7
- 5
- 17
- 15
- 13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建新 陈华 等 《光明中医》 2009年24卷7期 1398-1400页
【摘要】 哮喘缓解期治疗是哮喘治疗的核心部分,中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此篇论述从脾肺肾肝虚、痰瘀等论治哮喘缓解期的内治和外治的中医治疗进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小淋 司天宇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52卷3期 38-41,后插2页ISTICPKUCA
【摘要】 淋巴瘤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其微小残留是基于现代检测技术检出,可用于临床疗效评估的一项指标.作者根据中医理论探讨淋巴瘤微小残留病变(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以伏邪理论为基础的发病机制和中医证治,认为中医伏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峻铭 郭简宁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32卷8期 165-1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修订《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反复呼吸道感染》.方法 在前期文献研究基础上,制订《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2024版)》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三轮专家问卷调查,收集专家意见,统计专家积极系数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瑞琳 闫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20卷4期 810-814页ISTIC
【摘要】 探讨中医五脏不足有余学说在儿童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治疗中的应用.儿童期AD作为儿童常见皮肤病,反复发作,西医治疗多不理想.文章通过分析五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变化,提出五脏不足有余学说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党佳媚 陈梅 等 《西部中医药》 2025年38卷4期 13-16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主张采取"预培其损"原则进行干预:第一是孕前对于经不调者,当先调经;第二是孕早期及时干预,补益肾气,活血化瘀,调理脏腑气血,提高妊娠成功率;第三孕后积极保胎,固护胎元,防止复发性流产再次发生.附验案1则以佐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玲玲 闫会娟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39卷2期 125-12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在医院接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84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
【关键词】 穴位贴敷;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鞠静 蔡鹏程 等 《基层中医药》 2025年4卷7期 103-107页
【摘要】 目的 为了解居民"治未病"理念认知、"治未病"服务现状开展此次调研.方法 以威海市中医院 5 家医联体单位及辐射的常住人群为"治未病"理念了解的调查对象,开展了"治未病"理念认知及治未病服务现状调查研究.结果 在此次走访调查和线上调查中,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琳琳 李峥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8期 1209-1214页ISTICPKUCA
【摘要】 血脂异常在我国普遍存在,中医药干预血脂异常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脂质亦需要脾的运化功能布散周身.脾气虚则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浊阴独留,生湿生痰;痰湿进一步阻碍气机,影响脾胃运化,使脾虚更甚,加重脂浊,浸润血脉.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小静 闫雨蒙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4期 524-528页ISTICPKUCA
【摘要】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阐述中医理论体系中"通"的概念和原理具有积极意义.人体窍道保持通畅状态非常重要,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百病皆从不"通"起,肠腑不通则容易便秘,脉络不通则皮肤不仁,腠理不通则容易外感.从中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