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7
- 1
- 57
- 12
- 4
- 1
- 1
- 86
- 50
- 25
- 17
- 1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娜 韩秀珍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43卷1期 128-1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乌梅丸载于我国东汉时期的一部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该方由乌梅、细辛、桂枝、黄连、黄柏、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蜀椒10种中药组成,其主要功效为暖肝调中,清上温下.临床研究中多以其加减方或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茂琳 王再见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5期 52-56页ISTIC
【摘要】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脾胃虚弱为本,痰湿瘀热为标,临床以上热下寒证多见.乌梅丸是临床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具清上温下、调畅气机之功,临床运用乌梅丸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颇佳,遂基于"清上温下"角度探讨乌梅丸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支景琳 冯媛媛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5年59卷5期 1-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乌梅丸对结直肠癌的抗癌能力和对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瘤构建法建立小鼠结直肠癌模型,然后随机将小鼠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乌梅丸低剂量组(20 g/kg)和乌梅丸高剂量组(40 g/kg);记录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小静 张迪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7期 1306-13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乌梅丸及其拆方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oid cell line No.6,IEC-6)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模型及炎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余萍 张琼秋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2期 84-86,92页
【摘要】 "更年期综合征"所表现出的心情焦虑、无法安眠、容易激动暴燥、烘热汗出等一系列症状,困扰着更年期患者.文章总结了吴文笛教授从"厥阴病"角度出发,运用"乌梅丸"加减来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经验,中医理论依据充分,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我们学习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金良 《疾病预防与控制》 2025年1卷4期 199-202页
【摘要】 寒热错杂证作为中医临床常见的复杂证候,以寒热症状并见为特征,其病机为阴阳失调、邪正相争及脏腑功能紊乱.本文系统梳理了黄连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证的经典方剂,并结合 13 例临床案例,深入剖析了黄连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在临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宁州 蔡霞 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5年12卷3期 694-696,700页
【摘要】 乌梅丸作为厥阴病主方,在"六经病欲解时"理论指导下,紧扣厥阴病"阴尽阳生、阴阳动荡、虚风内动、寒热错杂"病机,临床辨证应用于失眠治疗,尤其适用于丑至卯时(1:00-7:00)出现早醒、易醒,寒热错杂之失眠,可获良效,且可扩大应用于多种疾病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翔 金宇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0期 80-83页
【摘要】 在临床中,凡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多为厥阴病.乌梅丸乃《伤寒杂病论》经典名方,组方精妙,为治疗厥阴病的主方.其清上温下、攻补兼施,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现代医家亦沿用清代的认识,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各种病证.作者临证以此方治疗阴阳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文杰 朱梦龙 等 《光明中医》 2025年40卷11期 2231-2233页
【摘要】 乌梅丸是张仲景所创的经典名方,见于《伤寒论》厥阴病篇,清代医家柯琴提出其为厥阴病之主方,自此之后被医家重视,临床的应用得以拓展,涵盖内外妇儿等科的疾病.笔者对厥阴病之主方乌梅丸领悟颇深,认为此方紧扣"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病机,从厥阴欲解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兴星 朱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2期 5-7页
【摘要】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为厥阴病主方,亦是久利良方.原条文中对蛔厥的病机及其病症表现描述较为详尽,而对久利的记载仅以"又主久利"寥寥四字,较为简略.文章以张仲景原文为据,基于"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治肝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