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16
- 1
- 12
- 10
- 5
- 2
- 1
- 15
- 8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妍 刘晓燕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3年37卷7期 5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致幻剂能够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感知、思维、感觉变化,使人产生错觉、幻觉.DOM和psilo-cybin是2种不同类型的致幻剂,主要通过作用于5-HT2A受体发挥作用,lisuride是非致幻的5-HT2A受体激动剂.致幻剂会引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鑫 杨翔宇 等 《生理学报》 2022年74卷4期 657-66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神经振荡反映了大脑神经元集群的同步化活动.哺乳动物的海马体、丘脑、皮质等脑区中的神经振荡在空间定位、导航、记忆等复杂认知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多种精神疾病中,神经振荡的损伤及其耦合同步性下降是导致认知障碍的关键.本文综述了神经振荡的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 赵翠 等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24年7卷1期 77-81页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障碍,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D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多感官刺激治疗;40Hz声光联合刺激(GENU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琦 冯朋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24年7卷3期 226-230页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目前影响人类生活的一大病症,探究AD病因、找寻治疗方法是该领域学者的重要工作.当前,一种闪烁刺激疗法——通过伽马振荡降低β-淀粉样蛋白含量以达到治疗AD的方案已取得初步进展,有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明伟 孙传耀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3年37卷7期 531-53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DOI)影响丘脑网状核(TRN)脑区介导皮质丘脑通路40 Hz脑电同步gamma振荡活动,揭示DOI所致的幻觉样感知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 光遗传结合离体脑片电生理的方法,验证40 Hz光激活TRN脑...
【关键词】 2,5-二甲氧基-4-碘苯丙胺;gamma振荡;丘脑网状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辰辉 周平 等 《上海精神医学》 2018年30卷1期 27-38页MEDLINEISTIC
【摘要】 背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认知功能缺陷.Gamma振荡存在人脑中,与神经认知关系密切.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s)是一种反映gamma振荡的神经电生理指标,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捷 祝东林 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5年4期 251-2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负性情绪刺激对发作间期偏头痛患者Gamma频带振荡的影响。方法应用脑磁图仪记录30例发作间期偏头痛患者和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在正性、中性、负性面部表情图片刺激诱导的Gamma频段的脑磁信号。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黎 黎晓亮 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年34卷3期 1-5页
【摘要】 提出了确定γ频带范围的方法,并研究了不同拓扑结构图形刺激下γ振荡响应的特征选择特性.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和功率谱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大鼠初级视皮层局部场电位γ频带的准确范围;然后,计算了不同拓扑结构简单图形刺激下其发生γ振荡的潜伏期和γ频带的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 汪曣 等 《天津大学学报》 2008年41卷10期 1143-1147页
【摘要】 结合脑电信号EEG的小波变换和非负矩阵分解,寻求正常睡眠和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两种条件下,大脑状态在时域、频域和空域的主要差异,探讨其发生机制,并建立综合评价方法.为此,获取两种条件下11名受试者的听觉诱发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