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
- 7
- 4
- 1
- 1
- 6
- 6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沈田田 张鑫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43卷3期 123-126页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急救素养与亲社会行为间的关系,以期通过开设急救通识课来提高大学生急救素养,充实社会急救力量,为完善高校急救通识课提供思路.方法 依据CIPP(context evaluation,背景评价;input evaluation,...
【中文期刊】 朱颖菲 张聿炜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27卷7期 794-800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全病程管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的照护模式,贯穿患者的全病程整体服务体系,旨在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改善就医体验,更好地实施疾病全程管理.全病程管理模式已在多个医学领域如精神类疾病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全病程管理教学模式运用于全科医师培...
【中文期刊】 陈恩然 申颖 等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27卷13期 1561-1567页 ISTICPKUCA
【摘要】 背景 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起点,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沟通能力培训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及家属、同行、其他卫生行业人员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质量,并提升此阶段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中文期刊】 阎臻 杨健 等 《生物学杂志》 2024年41卷2期 126-13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众里寻他千百度——核酸检测的应用"实验项目为例,探索将科研项目的部分内容应用于高校生物类通识课程的实践经验.该项目以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检测和条带分析等,探讨核酸检测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医学检验中...
【中文期刊】 叶小娇 贺俊英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38卷6期 728-733页
【摘要】 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诊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医学生的数据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现状及教学效果的分析梳理,提出开设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通识课的构想.在课程设计方面,围绕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中文期刊】 黄佳 潘萍 等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38卷7期 126-129页
【摘要】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医科类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备受瞩目,其如何由"专业性"强向"多元化"转变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了吸引并适应来自不同专业、拥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应细...
【中文期刊】 臧艳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38卷6期 789-794页
【摘要】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职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极简思想为目前课程教学中关键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极简思想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首先分析师范专业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存在的四大矛盾;...
【中文期刊】 刘宇 何朝珠 等 《中华护理教育》 2023年20卷10期 1157-1163页 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与护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为综合性大学开展护理类通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跨文化视角设计多元文化与护理通识课,以"护理+多元文化"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及论证进行课程建设,开展以网络课程为主体,以信息交互平台...
【中文期刊】 蒋熙 赵家义 等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6年23卷10期 974-976页 ISTIC
【摘要】 介绍 MOOC 的模式特点及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全科军医培养体系的现状,以及 MOOC 在该体系中的应用现状。深入阐述 MOOC 应用于全科军医培养体系中的优点,论述 MOOC 在全科军医培养体系中的应用应分为三个过程:一是以全科军医规范化培...
【中文期刊】 张磊 柳红东 《农产品加工(下半月)》 2016年2期 72-73,76页
【摘要】 阐述开设通识选修课“茶与茶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与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以期探讨一种适合高校通识选修课的教学模式,为加强高校通识选修课的建设提供参考,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