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3
- 7
- 20
- 4
- 2
- 1
- 1
- 18
- 6
- 6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玥 刘志军 等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5年25卷3期 141-144页 ISTICCA
【摘要】 肢体麻木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在临床治疗中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刘志军教授从项痹病的自身特点着手,在治疗中注重"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和"益气固表"并重,内外兼治,同时也重视功能锻炼,从而形成内外兼治,局部到整体的共同治疗,内治法灵活运用经验方之...
【中文期刊】 王敬业 徐诗嘉 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5年49卷2期 25-28页
【摘要】 肢体麻木是骨伤科常见症状之一,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血痹的专方,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功效.本文基于六经辨证、方证辨证相关理论,从三阴三阳病进行探讨,结合骨伤疾病"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核心病机,审证求因,分析表里,参伍阴阳...
【中文期刊】 游维丽 孔凡建 《生命科学仪器》 2025年23卷1期 168-17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温经活血通络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后肢体麻木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中文期刊】 钱勋琦 陈星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4年31卷7期 148-155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刺对脑卒中后肢体麻木患者的疗效及群体脑效应.方法 招募24例脑卒中后肢体麻木患者(患者组)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23名,对2组受试者进行每周3次、持续4周的形神共调针刺治疗,观察针刺前后麻木VAS量表评分变化.对...
【中文期刊】 陈松 夏筱方 等 《中外医疗》 2024年43卷36期 24-28页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埋线疗法在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引起下肢麻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收治的80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普...
【中文期刊】 陈界文 张彩云 等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11卷11期 2460-2462页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发生残余下肢麻木时应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采用匹兹堡睡...
【中文期刊】 张文彬 陈媛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9卷25期 138-142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透刺电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偏身肢体麻木的效果及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 15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晕、呕吐及偏身麻木等症状)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
【中文期刊】 李沅芷 袁梦石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6期 112-116页
【摘要】 根据上肢神经卡压综合征以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以劳倦耗气为主要病因的特点,袁梦石教授提出了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则的辨病为主、辨证为辅治疗体系,认为治疗上应重视益气养血、鼓舞正气、调理肝脾肾,并根据病邪性质用祛风、除湿、散寒、化瘀等方法祛邪,...
【中文期刊】 周学锐 惠渊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10期 156-160页
【摘要】 肢体麻木是脑卒中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属感觉障碍范畴,其病程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李妍怡教授依据多年临床与科研经验,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气、血、痰、郁密切相关,故以"气血痰郁"理论为纲论治该病,提出脑卒中后肢体麻木发病之本在于气血亏虚,发...
【中文期刊】 张路琪 刘德泉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40卷8期 60-64页
【摘要】 肢体麻木是脑卒中后常见临床症状之一,发病率高,治疗周期长.中药、针灸及联合治疗等中医方案治疗本病效果良好,但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改善脑血管微循环、调控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有关,从而消除或改善肢体麻木症状.综述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