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0
- 8
- 2
- 25
- 15
- 12
- 7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蒋向勇 卢小玲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26卷3期 3-12页
【摘要】 为揭示中药材命名背后的认知机制,促进其翻译的规范化,通过对《海药本草》收录的 131 种药材命名方式进行分类和量化统计,发现其中 86 种药材主要基于入药部位、形状、音译、传说、功效、生长环境、生长特性、颜色、产地等单一特征命名,另 45 ...
【中文期刊】 黎金娥 《中外交流》 2015年28期 2-3页
【摘要】 The body-part term, HAND, ranks 48 in Swadesh's 100-Word Lis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meanings, and then the...
【关键词】 Hand; body-part term; semantic development;
【中文期刊】 武宁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期 113-115页
【摘要】 转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和思维方式,普遍存在于诗歌语言之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理论出发,分析古汉诗中转喻的认知机制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强调译者应正确识别原诗中认知转喻机制,成功传递其真正内涵,以便实现诗歌翻译的交际目的.
【中文期刊】 陈松云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 79-82页
【摘要】 在会话交际过程中,人们对信息的处理追求一种脑力消耗和从既定刺激中获得认知效度的最佳平衡。认知主体内部主观地创造和使用一个恰当的称呼指代既定的对象能增进会话意义的理解,转喻的使用有助于指称对象的重现,对象的凸显特征更加清晰明显。在会话理解过程...
【中文期刊】 贺梦依 文旭 《中国外语:中英文版》 2012年2期 38-43页
【摘要】 在当今各种媒体上,均出现了“门”族词语“繁殖”现象,并呈现有增无减势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转喻现象。本文运用英汉语料,从转喻的认知机制和过程来诠释和论证这一现象,以探索“门”族词的形成和发展。本文同时也探索...
【中文期刊】 左景丽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年9期 4-5,17页
【摘要】 隐喻转喻互动关系是隐喻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典型语料,探讨了隐喻转喻互动关系体现的四个方面:由转喻构成的隐喻;隐喻内包含转喻;转喻内包含隐喻和隐喻语境中的非转喻化。
【外文期刊】 Anastasiya,Lopukhina ; Anna,Laurinavichyute ; 等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8年9卷 192页
【关键词】 lexical representation; metaphor; metonymy;
【外文期刊】 Vanessa,Taler ; Shanna,Kousaie ; 等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2013年7卷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