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3
- 40
- 6
- 1
- 34
- 33
- 17
- 13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牟英坤 陈志飞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5期 2069-208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黄土丘陵区氮磷添加对草地群落优势种养分利用特征的影响,探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机制,选取 5 个典型优势种,即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
【中文期刊】 刘德界 罗焓毓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年32卷6期 737-74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是华南地区重要的造林速生树种,但生长后期缺磷,成熟林效益低下,因此需要改造.在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的成熟马占相思人工林中采用2种林分改造模式[M1: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红锥(Cas...
【中文期刊】 郝亚鹏 罗登楠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1242-12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功能群氮含量既是理解氮沉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关键指标,也是生产力过程模型模拟的重要参数,极易受氮素可利用性的影响和磷元素的限制.基于内蒙古温带草原 4 年氮磷添加试验(N10、N40、P5、P10 及其交互,数字代表添加剂量,单位为g ...
【中文期刊】 王志保 路兴慧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8期 1438-14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究氮(N)磷(P)养分梯度分别对滨海新围垦区植物表层(0~10 cm)细根(≤2 mm)形态特征和生物量的影响,该实验以大叶女贞为试材,采用内生长土芯(体积 196.25 cm3)施肥法对大叶女贞土壤表层(0~10 cm)的土芯分别进行...
【中文期刊】 王一 栾军伟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6期 6515-65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亚热带是我国氮和磷沉降的热点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循环对N和P沉降的响应受到广泛关注.根系作为森林土壤碳和养分持续供给的重要来源,其输入变化在N和P沉降下通过影响土壤酶活性进而调控土壤碳和养分循环过程.以毛竹林为研究...
【中文期刊】 祝保林 蒋缠文 等 《化工设计通讯》 2023年49卷7期 196-199页
【摘要】 氮磷的外源性输入,对水体中磷素的形态转化、藻类生长都会产生影响.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白水河水库水体为模板,引入外源性氮磷.对模板水样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变化、藻类含量(Chl-A)、藻类生长速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王晶晶 樊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4期 8361-837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探讨氮磷添加对土壤微生物特点的影响,选择安徽省池州仙寓山常绿阔叶老龄林,设定了4个水平的氮磷添加试验,即对照(CK,0 kg N/hm2)、低氮(LN,50 kg N/hm2)、高氮(HN,100 kg N/hm2)、高氮+磷(HN+P...
【中文期刊】 郑棉海 黄娟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0期 6703-67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了鼎湖山3种森林类型(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人工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的土壤酸性磷酸单酯酶活性(APA)对施肥的响应情况.在3种林型中分别设置对照、加氮(150 kgN hm-2 a-1)、加磷(150 kgP hm-2a-1)以...
【中文期刊】 赵越 梁新强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24期 8251-825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磷肥管理与土壤磷素赋存息息相关,选取杭嘉湖地区典型稻田定位实验,研究磷肥输入下稻田土壤剖面胶体磷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施肥管理下胶体磷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胶体磷是磷素在土壤中赋存的重要形式,能够占到土壤胶体溶液(< 1μm)总...
【中文期刊】 齐红菊 王江涛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8期 2049-205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测定缺N和缺P的锥状施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在分别添加充足的NO_3-N、PO_4-P后,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的变化,来检验F_v/F_m能否用来检测锥状施克里普藻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