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6
- 25
- 9
- 8
- 1
- 1
- 1
- 36
- 32
- 20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谢璐安 张扬雨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3期 25-27页
【摘要】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I-IBS)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一个亚型,发生于急性肠道感染恢复后.中医药治疗PI-IBS有明确疗效,具有依从性高、费用少的特点.文章通过梳...
【中文期刊】 YUAN Jianan CHENG Kunming 等 《中医杂志(英文版)》 2025年45卷1期 57-65页 SCIMEDLINECSCDCA
【摘要】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arget of atractylenolide Ⅰ(AT-Ⅰ)on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
【关键词】 atractylenolide Ⅰ;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olymerase Ⅰ and transcript release factor;
【中文期刊】 秦书敏 李玉龙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1期 49-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肝郁脾虚夹湿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将20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区组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感染+应激组、感染+应激+外湿组、醋酸+应激组,每组40只,共8周.采用旋毛虫感...
【中文期刊】 谢璐安 张扬雨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24年35卷1期 92-1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的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归纳及模型评价,以期寻找中西医临床吻合度高的动物模型,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精准动物模型.方法 通过查阅整理感染后肠易激综合...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文期刊】 张扬雨 谢璐安 等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38卷3期 11-14页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能阐明.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PI-IBS)是其...
【中文期刊】 肖红云 李欢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58卷6期 953-958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 3 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通过测量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 6h内收集的粪便颗粒数评估胃肠道...
【中文期刊】 彭云丽 代迎欢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39卷3期 341-34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组织中IL-17、occludin和ZO-1的动态改变.[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感染后2、4、6、8周组).感染组小鼠用0.2 mL含400~ 500条旋毛虫的生理盐水灌胃...
【中文期刊】 刘瑶 邓文辉 等 《中国药房》 2016年27卷16期 2190-2193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广藿香挥发油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组(TMT,0.1 g/kg)和...
【中文期刊】 周旭春 孙晓宁 等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6年32卷7期 957-96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PI-IBS小鼠γδT 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及其在PI-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旋毛虫感染小鼠,观察肠道炎症、腹壁撤退反射(内脏高敏感性)和结肠传输时间(肠道动力)。分别在感染后第2周和第8周处死动物,取末端回肠和近端结肠组织,免...
【中文期刊】 刘丹 杨波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年36卷6期 841-8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不同肠段和外周血中IFN-γ、IL-17、IL-10的表达及以上细胞因子的改变对肠道动力和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I-IBS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PI-IBS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