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94
- 24
- 3
- 2
- 54
- 39
- 29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河 王传宽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3期 10699-1071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的最大的二氧化碳通量,受到底物性质、环境因子等各因素的驱动,其中森林凋落物的性状和数量是影响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以东北地区凋落物性质具有显著差异的4种典型林型为研究对象,即杨桦林(AB)、硬阔叶林(HW)、红...
【中文期刊】 黄晓轶 《工业微生物》 2024年54卷4期 91-93页 ISTICCA
【摘要】 文章选取暖温带城市附属森林绿地、公园森林绿地、居住森林绿地、街旁森林绿地以及未绿化土地五种城市森林绿地为研究对象,随机采集100个土壤样本,测定土壤pH和DNA数量,比较不同森林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得出结论,绿化土地的理化性能...
【中文期刊】 蔺佳玮 张全智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1期 8793-880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干扰作为森林恢复和生态演替的重要影响因子,通过其改变植被群落的组成和微环境,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及固碳潜力.针对帽儿山地区阔叶红松原始林不同时期皆伐后形成的次生林干扰系列,包括林木采伐一次(NS,林龄56a)、采伐两次(MS,林龄25...
【中文期刊】 程云云 孙涛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期 475-48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可显著影响土壤线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然而,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无机氮沉降的影响,而对于不同氮素形态对土壤线虫群落影响的研究还不是很清楚.利用运行5年的模拟氮沉降试验平台,开展了4个氮添加处理即对照(无氮添加,CK)、无机氮...
【中文期刊】 张艺 王春梅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956-19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土壤酶作为土壤中最活跃组分,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其活性能快速反映氮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变化.以北京地带性植被辽东栎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氮沉降方法,原位设计低氮(50 kg N hm-2 a-1,N50)、高氮(150 kg N ...
【中文期刊】 牛莉平 许嘉巍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8期 2673-268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时空替代法,在长白山北坡分别选取了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演替序列的5个不同阶段:草地、灌木林(幼龄林)地、白桦林地、阔叶杂木林地和红松阔叶林地,进行土壤CO2排放通量昼间变化野外同步观测研究,旨在揭示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下的土壤呼吸CO2排放...
【中文期刊】 张克弟 巨天珍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36卷3期 7-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是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之一.结合甘肃天水小陇山土壤微生物多年调研资料,在总结针叶林和阔叶林下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阔叶林转化为针叶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动态.结果表明:①暖温带阔叶林土壤微生物...
【中文期刊】 尤业明 王娟 等 《广西植物》 2016年36卷7期 837-84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以典型的亚热带—温带过渡区森林为对象,采用野外过程监测和控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和土壤胞外酶活性分别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并结合微环境因子,重点探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和活性对植物地下碳输入的响应特征。结果表...
【中文期刊】 赵莹 金慧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5卷1期 91-94页 ISTICCA
【摘要】 以长白山山地寒温针叶林带为研究对象,选取4种不同林型(典型云冷杉林、红松云冷杉林、亚高山型落叶松林、落叶松林)分析林内细根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细根生物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富集,亚高山型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