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54
- 89
- 9
- 5
- 3
- 1
- 137
- 91
- 53
- 35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宇 王冬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822-83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在理解林分密度和空间结构参数对林下灌草多样性的影响基础上科学指导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早期栽植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中龄林经营,于甘肃省泾川县官山林场选择了生长在残塬顶部退耕梯田相似立地上的林龄18-25 a的...
【中文期刊】 刘思奇 吴得华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1期 1-13页 ISTICCA
【摘要】 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是中药资源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阐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依据生态位理论、系统层次和区域分布 3 个维度对现有的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分类进行了梳理,并综合考虑中药材原始生境、伴生植物、土地...
【中文期刊】 曹梅玉 张成才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27卷1期 29-34页 ISTICCA
【摘要】 苍术是临床常用中药,野生资源匮乏,目前多为人工种植.其种植模式主要分为大田单作和生态种植,生态种植主要包括粮药间套作、荒坡地种植、林下种植.从经济效益、活性成分含量、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个方面对不同种植模式进行比较发现,与大田单作比较,苍...
【中文期刊】 张挺 杨德任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26卷1期 84-92页 ISTICCA
【摘要】 从林下植被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探讨合理的加勒比松人工纯林改良模式,为提高加勒比松纯林生态稳定性及混交林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加勒比松纯林(PP)、加勒比松×灰木莲(MF1)、加勒比松×红锥(MF2)、加勒比松×灰木莲×红锥(MF3)混交林...
【中文期刊】 杨克语 冉伟 等 《绿色科技》 2025年27卷1期 87-92页
【摘要】 为进一步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成为梵净山区域的特色产业,本研究通过对梵净山现有的林下中药材产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分区摸清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及缓冲区范围内中药材人工种植现状,并对种植种类、面积、位置、地类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中药材种植...
【中文期刊】 杜雨霜 吴刘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588-160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寻基于自然的崩岗生态修复群落构建方案,以广东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崩岗区早期恢复阶段的4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尾叶桉 Eucalyptus urophylla、大叶相思 Acacia auriculaeformis 和樟树...
【中文期刊】 史恭发 徐诺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3004-30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拔影响生物多样性分异,为探究寒温带山岭地区海拔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分布影响,选择内蒙古大兴安岭东部地区,采用样地调研法,设置E1(200-350 m),E2(350-500 m),E3(500-650 m),E4(650-800 m),E5(...
【中文期刊】 王乐 牟溥 等 《广西植物》 2024年44卷8期 1512-15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地形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的影响,该研究采用嵌套设计法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调查了138 个密林下样地共 1 685 个植物样方,通过嵌套方差分析与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林下灌草层植物生物量受地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位...
【中文期刊】 陈波兰 白一术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24年44卷4期 634-64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探究乔木树种组成及林分因子对不同路域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成都路域人工林营造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样地法对成都绕城高速路域现种植的5种不同树种组成人工林群落(Ⅰ,加杨纯林;Ⅱ,樟树、加杨混交林;Ⅲ,樟树纯林;Ⅳ,樟...
【中文期刊】 林方美 姜川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0期 9379-939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下植被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以及对森林生物量的贡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热带地区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季节变化势必会对林下植被多样性和生物量产生影响.以西双版纳地区的常规管理胶林(CR)、自然恢复胶林(NR)、人工恢复胶林(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