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040
- 1850
- 899
- 25
- 19
- 13408
- 496
- 125
- 122
- 99
- 4193
- 4099
- 1893
- 756
- 73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梓林 李长香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1期 48-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索经方中大黄的煎煮及服用方式,为临床应用大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整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含有大黄的相关经方,分析其煎服方式与病证之间的关系.经方中大黄的煎煮方式可以分为同煎、后下、其他方式(麻沸汤渍、井花水煮及丸剂)3 类....
【中文期刊】 孟玉凤 王成祥 等 《北京中医药》 2025年44卷1期 118-120页 ISTIC
【摘要】 "三阳合病"出自《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指正邪交争于太阳、少阳、阳明三阳经的病证.外感发热历来有治从伤寒、治从温病之分.当下因体质、饮食、环境等因素,外感发热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就诊时常有发热、恶寒、身痛,心下满、口不欲食,大渴、大便干、脉...
【中文期刊】 秦欣欣 吴华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2期 185-188页 ISTIC
【摘要】 [目的]探析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结合少阴病证脉象及病势的发展,梳理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的病机,分析前医对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猪胆汁作用认识的局限之处,进一步挖掘古代医籍及现代研究成果中猪胆汁所起的关键作用.[结果]少阴病...
【中文期刊】 李志鸣 官庆烨 等 《四川中医》 2025年43卷2期 41-44页 ISTIC
【摘要】 甘草泻心汤一方在《伤寒论》中治疗胃中虚、客气上逆之痞证,在《金匮要略》中治疗狐惑病,方名相同,但两者药物组成记载有异.《伤寒论》甘草泻心汤中是否有人参,《金匮要略》中甘草为生甘草还是炙甘草,历来争议颇多.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注家、《伤寒论》现存...
【中文期刊】 梅娜 鲁法庭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8卷2期 45-47页 ISTIC
【摘要】 "盗汗"意为睡中汗出,醒后汗止.古今医家对小儿盗汗的认识主要从虚、内热立论,并未重视从营卫不和认识藏无他病的小儿盗汗.因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临床上营卫不和所致的"藏无他病"的小儿盗汗亦不少见,如不加重视,容其发展...
【中文期刊】 兰辛键 秦佳 等 《吉林中医药》 2025年45卷3期 261-264页 ISTIC
【摘要】 综合《伤寒论》与后世医家论述,系统探讨少阳病的核心特征.关于病位,提出"半表半里"概念具有相对性:相较于皮毛腠理属里证,但较脏病则偏表,其空间位序介于太阳经、阳明经之间;从传变规律看,少阳既为三阳枢机又属阴阳交界,形成"枢机不利"的特殊病理...
【中文期刊】 曹玉琪 徐亚南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27卷1期 102-107页 ISTICCA
【摘要】 中医的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和煎煮方法.现今医家使用炮附子时通常先煎1~2 h,而仲景则不先煎,而且在用量上也与现今有很大差别.《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炮附子的主要功效为扶阳、逐饮、止痛和恢复沉衰的机能,但在不同剂量与不同煎煮时长下,炮附子所...
【中文期刊】 杨晓慧 臧海洋 《江苏中医药》 2025年57卷3期 63-65页 ISTICCA
【摘要】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主治蛔厥、久利.后世医家叶天士运用乌梅丸广泛治疗多种疾病,并通过化裁提出各种治法,如酸苦泄热、酸甘化阴、治胃必佐泄肝等法.吴鞠通学承叶氏,变通乌梅丸,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乌梅圆法",指乌梅丸化裁运用之法,即"酸甘辛苦...
【中文期刊】 杨阳 张桂信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5卷1期 125-129页 ISTICCA
【摘要】 黄疸是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提出治黄八法:邪郁肌表、营卫不和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汗法,胃脘部宿食、痰涎壅滞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吐法,胃肠有形实邪积滞所导致的黄疸可选用下法,少阳失和、...
【中文期刊】 李佳卓 梁群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22卷1期 164-167页 ISTICCA
【摘要】 真武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古代经典名方之一,在历代医家的推崇下沿用至今.本文采用溯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真武汤的处方来源、方剂组成、方证衍变、功能主治和煎服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考证与分析.考证结果显示,真武汤最早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