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
- 3
- 1
- 4
- 4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孔娟 李蕾 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26卷10期 1498-1501页ISTIC
【摘要】 重症肺炎是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有着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是重症监护室(ICU)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重症肺炎的诊治方法日趋规范,但其救治难度大,救治效果常不佳,患者总体病死率仍达 25.8%-59.4%[2].因此,探索早期预测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有着重要意义.近些年,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功能的紊乱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3],相比对照组,重症肺炎患者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厚应 李梦蝶 等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26卷6期 873-87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纤溶、凝血功能对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于重症监护病房的91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生存组47例,死亡组44例,检测感染指标(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血常规、纤溶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成钦 梁勇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37卷6期 1445-144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59)和存活组(n=69).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生命体征、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CHE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顾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重症肺炎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倩 常兴芳 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28卷10期 79-83页ISTIC
【摘要】 背景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患者常伴有严重低血压、低氧血症等症状.凝血功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凝血功能检测难以全面评估患者机体凝血状态,而纤溶酶原活化剂(PA)、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PAI-1)较传统凝血功能检测更便捷、更准确,可为临床评估重症肺炎患者凝血状态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患者血浆PA、PAI-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
【关键词】 肺炎;纤溶酶原活化剂;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剂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锦秀 导师:富学林 桂林医学院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血栓弹力图评估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以2021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明强 导师:张思森 南方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临床中操作复杂,使用受限,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不易实施。因此寻找一些快速的、普及型的预测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种炎症诊断指标的繁多,导致临床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宫芳芳 导师:陈全景 湖北医药学院 临床医学 儿科(硕士) 2022年
【摘要】 ...内及肺外,血管阻塞类型是MP引起肺外表现的发病机制的一种,MP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影响血管壁的功能,通过介质(如补体、纤维蛋白和D-D)导致血管炎和血栓性血管阻塞,而肺外临床表现本身也是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270291 河北 R563.1 基础研究 医院 2017年
【成果简介】 该研究通过对CAP患者的PCT及NT-proBNP水平检测,探讨其对CAP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显示:(1)高危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死亡组明显高于存活组,而高危组与低危组、死亡组与存活组的体温、WBC、中性粒细胞比例、ESR等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说明血清PCT水平较体温、WBC、中性粒细胞比例、ESR等炎性指标诊断价值更高;(2)CAP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有较强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