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
- 7
- 5
- 2
- 13
- 1
- 1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孙浩 高惠 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2年17卷5期 580-5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苏北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立对多发性损伤患者救治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的501例多发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苏北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成立后救治的286例患者为观察组,创伤中心成立前救治的21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会诊医师到达抢救室时间、患者抢救室滞留时间、休克病人输血等待时间、患者择期手术术前住院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强平 导师:曾元临 南昌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博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通过收集我院在2016年至2021年创伤急救中心创建前与创建后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努尔艾力·艾尼 马吾浪·乌布利艾拉 等 《新疆医学》 2013年43卷7期 79-80页
【摘要】 创伤评分是将患者的生理、解剖指标和诊断名称等作为参数,予以量化和权重处理,经数学计算出分值的一种评分方式.其意义在于将患者全面伤情严重程度具体量化地显示出来.严重多发伤是一种病理变化显著、能够引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症(SIRS)、多器官衰竭(MODS),直接患者威胁生命的疾病,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并称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在创伤后一小时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施建国 姚远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3年29卷11期 1091-10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ICU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伤情标准及意义. 方法 通过分析“中华创伤数据库”收录的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交通伤急救中心2006-2012年收治的64例(ISS≥20分)非死亡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比较ICU救治组和非ICU救治组在创伤评分、并发症、功能预后及医疗成本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ISS与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SS,N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GCS和修正创伤记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威 黄杨 等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27卷1期 7-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在重度创伤患者病情中的评估作用与预后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科救治的较重多发创伤1556例临床资料,比较ISS≥50的重度创伤患者(99例)与16≤ISS< 50严重创伤患者(1457例)在致伤机制、入院前情况、住院治疗情况及治疗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ISS≥50组摩托车致伤者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聪 曾凡杰 等 《中华创伤杂志》 2016年32卷8期 735-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镇痛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其对应激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 前瞻性研究2014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16~25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分,视觉模拟评分(VAS) ≥4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预镇痛组、传统镇痛组和无镇痛组.预镇痛组在入院时即予舒芬太尼联合曲马多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传统镇痛组在患者疼痛难以忍受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晓斌 赵先柱 等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12卷1期 4-7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紧急救治规范对于多发伤救治效果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6年来收治的17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制定院内紧急救治规范前2年内的46例为对照组,规范制定后的4年内的132例为绿色通道组.分析两组的年龄、致伤机制、ISS评分、院内各救治环节时间、死亡率.结果 两组年龄、致伤机制、ISS评分无显著差异;绿色通道组在急诊科处理、放射影像科检查和入院至手术室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聪 导师:刘明华 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 急诊医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1.规范化镇痛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疼痛的作用评价
2.探讨严重多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