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93
- 918
- 387
- 223
- 149
- 81
- 208
- 53
- 44
- 41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 姜昕汝 导师:姜昕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17年
【摘要】
第一部分含笑内酯的抗炎活性及保护小鼠急性腹膜炎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目的]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G+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治疗中的一大难题。从调控宿主免疫反应着手,降低对病原菌感染产生...
【学位论文】 作者: 顾艾娜 导师:王开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补阳还五汤结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为推广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疼痛科病房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补阳...
【学位论文】 作者: 张华 导师:赵德强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深入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现代医学客观检验指标的相关性,为STEMI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标准化提...
【学位论文】 作者: 陈乾 导师:熊旭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本课题通过运用随机对照方法,对清热益肺汤及其拆方进行研究,观察三组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患者相关炎症介质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清热...
【学位论文】 作者: 王静霞 导师:郭晓冬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液及裸鼠胃癌移植瘤肿瘤组织中NLRP3、easpase-1的表达及健脾散结方对其表达的影响,同时对胃癌患者接受健脾散结方治疗后临床获益进行评估,从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两方面探索健脾散结方可能的抗肿瘤作用靶点。
方...
【学位论文】 作者: 朱思行 导师:唐靖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冠心病(CHD)是以血管新生不足为重要病理改变的疾病,为寻求中西医结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内皮细胞标记绿色荧光的转基因斑马鱼模型,通过观察活血软坚方对转基因斑马鱼模型血管新生的调节作用,并研究其...
【学位论文】 作者: 竹永宝 导师:赵爱光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对临床登记研究中符合纳排标准的部分病例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的研究方法,以评价健脾为基础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在晚期胃癌中的疗效,进而获得临床实践中中医药治疗对晚期胃癌的风险、影响等临床证据。
方法:对晚期胃癌登记研究中符合纳排标准的...
【学位论文】 作者: 王司敏 导师:顾伟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对胃癌术后恢复早期患者进行特定耳穴穴位的贴压,观察其改善术后睡眠质量的效果。
方法:①采用某进口的多导睡眠监测仪和某睡眠监测手环,对31例睡眠障碍患者同时进行睡眠监测,比较两者的睡眠总时间、浅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睡眠间清醒...
【学位论文】 作者: 付岩 导师:徐颖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ISL)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
方法:
(1)分离培养出大鼠的原代小胶质细胞,观察正常细胞的形态,CD11b免疫荧光染...
【学位论文】 作者: 李晓燕 导师:苏式兵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 2017年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治疗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①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补肾健脾方及其拆方的中药成分-靶标-疾病网络,对网络进行分析筛选关键成分及靶标,并构建补肾健脾方治疗肿瘤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