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7
- 4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陈贺海 导师:汉景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环境效应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理解晚新生代时期许多重大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变化发生机理的重要基础。然而对高原隆起的时代和形式,特别是中新世古高度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尚存在较大分歧。本论文选择西藏南部乌郁盆地15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淑云 导师: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亚洲低纬度地区不仅是联系南、北半球气候变化的纽带,而且直接受到海洋和陆地不同气候系统的影响而成为全球古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区域。迄今对该区陆地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演化过程、高分辨率古气候变化的规律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广东湛江地区东临太平洋,南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承东 导师:孟庆任 张福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黄泥岭构造带位于华北地块北缘东段,与佳木斯—兴凯地块结合部位。目前对该构造带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对其构造属性、构造格局以及造山过程、时代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分歧。对它的构造解析已成为搞清该区大地构造格架及其演化历史的关键。本论文研究工作选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姚海涛 导师:朱日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博士) 2005年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南北构造带上的元谋地区,晚中新世以来河湖相沉积十分发育,保存有丰富的古猿及早期人类化石,是认识晚中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中国西南地区盆地演化、哺乳动物迁移交流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等重要问题的天然场所。本论文选择元谋地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月从 导师:肖举乐 许清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表土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是利用化石孢粉恢复第四纪古环境的重要现代过程依据。将孢粉分析与现代生态学更密切的结合起来是孢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研究通过205个样点的表土孢粉资料、野外植被调查资料和相应区域气象资料的分析对比,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金水 导师:秦小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通过对北京东灵山地区15科18种植物叶片碳、氮含量和C/N以及碳同位素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植物叶片碳、氮含量和C/N以及碳同位素在种间.空间上有明显的变化,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物种间植物叶片的含碳量差异大,可能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裴云鹏 导师:吴乃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晚新生代是全球构造、气候、环境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也是东亚季风环境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这一时期详细的环境变化过程及其变化规律是学术界越来越广泛关注和深入探索的热点问题。黄土高原晚第三纪红粘土沉积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变化信息,记录了这一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国安 导师:韩家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博士) 2001年
【摘要】 80年代以来,由于古环境研究定量化的需要,对陆相沉积中的稳定同位素环境生态意义的研究愈来愈引起广泛的兴趣,其中由于沉积物中δ<'13>C组成取决全当时地表植被状况,而地表植被特征是与气候紧密相连的,因此,利用沉积物的碳同位素来提取当时地表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顾兆炎 导师: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古生物地层学(博士) 1999年
【摘要】 地表风化作用的历史就是气候和环境变迁的历史.地球化学是研究地表风化作用的有 效方法之一.该文以U-Th系列同位素和宇宙成因核素<'10>Be作为示踪,以地球化学组分分 析作为估计风化程度的方法,对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序列的风化作用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