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1
- 3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蔡颖慧 导师:张惠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从沈阳苏家屯地区长期受有机磷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10株以敌敌畏(DDVP)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其中降解活性最高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同源性比较,鉴定为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将其命名为DDV-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杨 导师:胡江春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芽孢杆菌(Bacillus)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潜在的能有效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并促进植物生长作用的有益菌种,它能产生许多种不同结构的抗菌物质,其中脂肽类抗菌物质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这些抗菌脂肽具有对动植物无害、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交叉抗性等特点,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帆 导师:戴玉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菌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我国位于亚太竹区,是世界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并孕育着丰富的菌物资源。近年来,我国对木材腐朽菌,特别是多孔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新种和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雪梅 导师:胡江春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8年
【摘要】 由于采样和培养条件的限制,深海微生物研究的较少,目前海洋微生物研究主要集中在近海和浅海。而深海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代谢体系,成为新颖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具有很好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首次较为系统的研究了深度为1758-3600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克杉 导师:吴文芳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辅酶Q<,10>存在于生物体呼吸链中,化学名称为2,3-二甲氧基-5-甲基-6-癸异戊烯基苯醌,是人体内存在的唯一泛醌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本论文即应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辅酶Q<,10>以期为进一步扩大辅酶Q<,10>生产规模提供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智峰 导师:徐慧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本研究从磷霉素(FOM)生产车间和储存仓库附近土壤中筛选手性环氧化顺式丙基磷酸(cPA)合成FOM的高效生物转化细菌.采用两种筛选模型,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了183株待选细菌,其中147株为FOM抗性细菌,36株为cPA利用细菌.采用改进的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烈 导师:胡江春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海洋微生物是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来源.该论文通过一株采自海泥的海洋细菌9912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分离自渤海海泥的海洋细菌9912通过经典的细菌学鉴定及16S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斯琴 导师:徐梅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论文采用土壤预处理等特殊方法,从长白山不同高度的土壤中筛选出1068株放线菌.通过对峙培养法和杯碟法,筛选出D1-1等10株对蔬菜病害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离体叶片实验中发现D2-4发酵液对黄瓜、辣椒、蕃茄等蔬菜真菌病害具有一定防治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樱桥 导师:冯树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维生素C二步发酵混菌生产中,第一步由单菌发酵将D-山梨醇转化为L-山梨糖,第二步由产酸菌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与伴生菌巨大牙孢杆菌混菌发酵将L-山梨糖转化为2-酮基-L-古龙酸(维生素C的前体物).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采用N<'+>离子束为诱变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勇 导师:张成刚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生物学 微生物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通过探索影响脱乙酰化度的因素,成功地制取了高脱乙酰化度的可溶性壳聚糖,经辐射处理后,得到高活性的壳聚糖,并就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霉菌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抑菌活性片段分子量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