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8
- 17
- 1
- 4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 尹超 导师:郝维城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幻龙属代表了一类目前仅发现于中-晚三叠世特提斯生物区的中等适应水生生活的海生爬行动物,其生物学分类位置位于双孔亚纲鳍龙超目幻龙目幻龙科,属于鳍龙类的基干类群,与鸥龙属关系最亲近,构成姐妹群。传统上,幻龙类化石主要发现于西特提斯生物区(欧洲、...
【学位论文】 作者: 马乐天 导师:江大勇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纯信龙次亚目(Pistosauroidea)是鳍龙超目的重要分支,三叠纪纯信龙类更是探寻繁盛于侏罗纪、白垩纪海洋的蛇颈龙类在三叠纪如何起源的重要线索。然而,与其它三叠纪鳍龙类材料相比,纯信龙类化石稀少,且大多未保存完整个体,同时,纯信龙次亚...
【学位论文】 作者: 熊聪慧 导师:王德明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在志留纪-石炭纪,我国华南地区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带,古地理位置相对独立;非海相地层发育广泛,植物类群丰富,研究深入,是独特的“前华夏植物群”。基于这些特征,本文开展了华南一原始真蕨类的形态学、陆生植物多样性变化、成种和灭绝事件及宏...
【学位论文】 作者: 夏菁 导师:白志强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地质资料不仅是地质工作的重要成果,科学界的宝贵财富,更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传统的地质资料管理方法工作效率较低、资料保存分散、综合研究不够、信息化程度低,不利于资料的交流和共享,不能满足当前地质工作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不能发挥地质资料的巨...
【学位论文】 作者: 段佰川 导师:马学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尽管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胚胎的研究历史还不到20年,然而发展迅猛,已发表的文章逾200篇,其中寒武纪动物化石胚胎的文章大多数是论述Markuelia和Olivooides的,论述Pseudooides的文章只有2篇,因而,Pseudooide...
【学位论文】 作者: 宗普 导师:马学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新疆西准噶尔的沙尔布尔提山及其附近地区,是我国北方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发育的代表地区,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经过前人的研究工作,该地区已成为研究法门阶地层划分对比及泥盆—石炭系界线的重要地区。然而,对这一地区的上泥盆统一下石炭统地层层序目前...
【学位论文】 作者: 张华侨 导师:董熙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系统描述了湖南湘西永顺县王村剖面上寒武统比条组的奥斯坦型保存的Phosphatocopida目2属5种,Hesslandona angustata,Hesslandona longispinosa,Hesslandona necopina,...
【学位论文】 作者: 成功 导师:董熙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寒武纪胚胎化石是在动物系统发生早期阶段的动物个体发育早期的记录,有助于探索后生动物起源问题。作为一个仅有十余年的学科,古胚胎学见证了在寒武纪大爆发背景下,化石胚胎研究的迅猛发展。为了发现寒武纪后生动物的演化和发育,需要研究有机体的生活方式和...
【学位论文】 作者: 刘政 导师:董熙平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在西方,奥斯坦型保存化石和澄江生物群化石一样著名。但是一直到2005年,在中国湖南西部发现以Skaracaxida和Phosphatocopida为代表的奥斯坦型保存化石。Phosphatocopina中一个重要的种类Vestrogothi...
【关键词】 Phosphatocopina甲壳纲; 奥斯坦型;
【学位论文】 作者: 李建军 导师:白志强 北京大学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恐龙足迹是脊椎动物足迹化石的一种,是恐龙在湿度、粘度、颗粒度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脚印所形成的化石。研究恐龙足迹的学科是“化石足迹学(Ichnology)”的一个分支。研究足迹化石可以获得许多从恐龙骨骼化石无法得到的信息。第一,足迹化石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