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45
- 10
- 8
- 4
- 2
- 8
- 7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曾丽桦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镉是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首要危害物。它稳定积累在土壤中,极易被植物吸收,并进一步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危害。如何减少镉污染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钙是植物所需的矿质元素之一,在植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参与了许多细胞代谢过程。目前有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苑秀 导师:范瑞芳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双酚A(Bisphenol A,BPA),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和环氧树脂等,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环境雌激素,动物以及细胞实验证实暴露于高浓度双酚A可导致生殖、免疫和神经发育等毒性效应。日常生活中的低剂量双酚A暴露值虽低于美国环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邵美双 导师:李韶山 王宇涛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与80%的植物根系形成共生,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泛的植物共生微生物。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关注的是AMF与宿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及机制,而关于AMF与非宿主植物(或非菌根植物)的互作则所知甚少。在自然环境中,AMF在地下形成的庞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耿妍 导师:李韶山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6年
【摘要】 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 Sweet.),现是华南地区的严重入侵植物。有关其生态学及生理学抗逆境能力及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已见报道,但是鲜有从分子层面揭示五爪金龙入侵机制的研究。我们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五爪金龙及其近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强 导师:彭长连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抗坏血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物小分子,它不仅能作为抗氧化剂在植物逆境胁迫及植物衰老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还在植物的细胞分裂、细胞壁合成、电子传递以及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半乳糖途径是植物体内抗坏血酸合成的公认途径,其中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云慧 导师:陈章和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为探究不同植物单种湿地运行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基质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植物生长和营养去除效果的变化,本文构建了野外16块小型表面流单种人工湿地,以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Trin.ex Steud.)、水鬼蕉(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本如 导师:陈章和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本实验比较研究了单种植物人工湿地和多种植物人工湿地2年(2013年3月至2015年1月)的植物生长、群落结构、营养去除效果和微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效果。本研究用的植物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风车草(Cyperusf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永梅 导师:王安利 廖绍安 华南师范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5年
【摘要】 水环境中氮污染的微生物净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微生物的脱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的底物利用范围、环境适应能力均强于细菌,且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同化能力强、易絮凝、易固液分离便于回收利用。但是,现阶段国内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