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2
- 5
- 3
- 3
- 1
- 1
- 3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宇 导师:金英花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恶性肿瘤现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化学疗法,放射性治疗,免疫疗法是肿瘤术后治疗的方法,其中化学治疗是辅助术后治疗的主要手段.治疗肿瘤的方法都是利用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起作用的.化疗药物的疗效在一定范围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林 导师:金英花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其调控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生长因子,激素和癌基因表达产物等均可诱导细胞的增殖或者抑制细胞的增殖,其结果都是不同程度影响细胞周期的正常运行.细胞周期失控的快速进行将导致癌症肿瘤的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佳思 导师:金英花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观点认为肿瘤细胞是因为凋亡机制的丧失而获得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放疗、化疗等方法都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方式杀伤癌细胞.恢复肿瘤细胞的凋亡能力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有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畅 导师:金英花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现阶段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细胞因子治疗等.其中,化疗是肿瘤术后以及复发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在本研究中,我们首次对桦木醇(桦木中发现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天旭 导师:吴永革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肝再生刺激因子,自从发现以来,因其特殊的基因结构特点、多种生物学活性尤其是对急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使得该因子受到多方面重视.尽管尚未完全得知ALR抗肝损伤的确切机制,但大量研究结果证实hALR对肝硬化具有一定程度...
【关键词】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 ; 原核表达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盟华 导师:吴永革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IL-18作为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是以一种免疫调节因子起作用.由于IL-18在传染病和肿瘤免疫治疗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医学和免疫学的研究热点.国内于近几年开展了人IL-18(hIL-18)的克隆表达研究,但表达量不是十分理想,且多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成山 导师:孔维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重组人白介素-15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研究了它的制备工艺.目前人们认为hIL-15至少可以有以下三个用途:作为疫苗的佐剂;治疗血小板减少;治疗实体瘤.研究制备工艺意味着要在提高产率的同时降低成本.这里主要从原核表达和蛋白纯化两个方面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詹杨 导师:孔维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是一种很好的基因治疗载体,但其传递特异治疗基因到靶细胞时仍存在不足.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构建一套完整的腺病毒载体平台系统,使一些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识别作用的碱基序列可任意加入到腺病毒载体中,增强病毒载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识别,提高...
【关键词】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 平台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崔婷 导师:刘兰英 欧阳晶 王健伟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硕士) 2005年
【摘要】 重组嵌合毒素DAB389-IL2 属于免疫毒素,是在白喉毒素的基础上构建的靶向毒素,保留了天然白喉毒素N 端388 位氨基酸,并用人IL2 替代白喉毒素C 端的毒素受体结合区.该分子既具有白喉毒素的杀细胞毒性,又具有结合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喜珍 导师:孔维 吉林大学 生物学 生化与分子生物(硕士) 2005年
【摘要】 一个成功的HIV-1 疫苗应该既能产生有效的中和抗体又能产生持久的细胞免疫,同时又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传统的HIV-1 疫苗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欠缺,而VLP 疫苗以其安全性高、抗原性强等优点为HIV-1 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