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
- 5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建军 导师:龙江平 施汉昌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针对膜生物反应器面临的一大问题,即膜污染问题,利用一种新的曝气、过滤双功能陶瓷膜工艺来减弱其造成的影响.该论文主要对膜通量、膜清洗和膜通量恢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膜通量问题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清水和1.0g/L高岭土浓度下,该实验采用的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允坤 导师:孙修勤 黄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技术(硕士) 2002年
【摘要】 1997至2000年,作者所在的实验室对养殖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 disease,LCD)进行了流行性与危害、免疫原性和病理特征及抗体IgM的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该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衣丹 导师:刘发义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2年
【摘要】 该工作对中亚滨藜进行了前期基础研究,为中亚滨藜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酸化和加热相结合的方法,从滨藜叶中提取饲用叶蛋白,通过对溶剂(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入无机盐、以及不同沉淀pH、沉淀温度、沉淀时间对提取物蛋白质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培青 导师:田黎 李光友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1999年,于东海大陆架、渤海、珠江口和胶州湾的黄岛等海域采集海水、海泥,从中分离并培养、纯化得到4株可以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芽孢杆菌,编号为B-9987,D-2682,H-9812,Q-9803.比较4株芽孢杆菌的生长及抑菌活性曲线,筛选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海歌 导师:李光友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学(硕士) 2001年
【摘要】 该研究在国内外首先报告兰蛤营养万分及综合利用研究的研究结果,为低值贝类兰蛤伉值化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运用微量凯氏定氮法、索氏抽体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等方法分别测定了兰蛤中的蛋白质、总脂、氨基酸、脂肪酸、无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邹迎麟 导师:朱明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主要研究了麻痹性贝毒(PSP)从其由毒藻中的产生,到被扇贝摄食而积累于贝体内,进而转化、排除的系列过程.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了分离我国台湾海域的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kw06两株藻的产毒与培养阶段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焱光 导师:吴世迎 臧启运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利用冲绳海槽中部的两个重力沉积物岩芯,对目前国际古海洋学研究所关注的焦 点问题和该区12万年以来的古海洋环境进行研究,该沉积岩芯分别于1992年6月和1999年6月采用得.根据岩芯中浮游有孔虫的氧同位素变化特征,结合生物地层学等对岩芯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春明 导师:潘增弟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物理学 物理海洋(硕士) 2000年
【摘要】 该文首先对浅海内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回顾,之后通过对西江石油平台处测得17个月的海流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此处以位相相反为特征的强剪切流的出现时间分布、极 值大小、极值发生时间、反向发生深度、极值深度.经过进一步的信息提取,将天文潮分离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缪锦来 导师:李光友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生物学 海洋生物(硕士) 1999年
【摘要】 该文对硒多糖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制备硒多糖的一种新工艺路线,考察了有 关的工艺条件,对硒多糖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确定,并对硒多糖的药理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1、K--卡拉胶是在C<,4>位含有一个硫酸根的硫酸酯多糖,该文从三个方面考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