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8
- 70
- 17
- 14
- 9
- 3
- 15
- 10
- 10
- 10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张娜 导师:姚小梅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研究高浓度碘对金属硫蛋白Ⅰ/Ⅱ敲除小鼠(MetallothioneinⅠ/Ⅱ Knockoutmice,MT-Ⅰ/Ⅱ KO mice)甲状腺线粒体氧化应激—抗氧化防御的影响,探讨在有和没有MT-Ⅰ/Ⅱ的情况下,高浓度碘对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晓红 导师:刘易欣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CYPlBl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浸润性癌、原位癌、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观察Vimentin、Bcl-2在乳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涛 导师:王瑞琳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目的:
1.探讨含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成分的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2.研究结直肠腺癌中含有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与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金芝 导师:邓艳秋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1)研究二甲双胍对A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的保护作用;2)探讨二甲双胍改善AD模型认知损害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STZ侧脑室注射复制散发型AD和脑内胰岛素信号紊乱的家族型AD动物模型,通过二甲双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新丽 导师:付丽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具有高度的嗜淋巴性转移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并且容易复发和远处转移,预后极差。乳腺癌中表型为乙醛...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 病理机制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畅昶 导师:徐美林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和核因子(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研究方法:
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2009年1月-12月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海伟 导师:张丽莙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利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体外感染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模型,观察C.pn感染对血管新生和VEC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N-WAS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楠 导师:李兰英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甲状腺激素对肿瘤的生长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甲状腺激素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还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大量研究表明,整合素αvβ3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血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整合素αvβ3为这两种作用的一个共同起始点。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周小煦 导师:宋文静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研究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opathy, DR)位居不可逆致盲性眼底病的首位,大鼠模型广泛应用于防治DR的药物、基因实验中。以往的研究证实,大鼠DR的典型病理改变为视网膜血管渗漏、周细胞减少、毛细血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韦思宇 导师:姚小梅 天津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
缺血再灌注会对机体多种脏器(包括脾脏、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使得组织中有大量炎症介质浸润,导致细胞大量凋亡。本研究(1)观察金属硫蛋白Ⅰ/Ⅱ(MetallothioneinⅠ/Ⅱ,MTⅠ/Ⅱ)敲除(Knockout,K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