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2
- 2
- 4
- 4
- 4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程小菁 导师:刘金同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23年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抑郁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及高自杀率的特点,其发作、预后和结局转归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当前国内外关于抑郁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多限于患病现状的调查或回顾性调查,随访研究限于短期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郝贵峰 导师:唐茂芹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2013年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艳卿 导师:刘金同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类以交互性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的持续损害以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兴趣或活动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些症状从儿童早期出现,限制或损害了日常功能,且在不同患者之间具有极大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仁军 导师:刘金同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9年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分析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初步建立中介作用假设模型,探讨高危因素对认知功能损害的作用机制,以便尽早识别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表现,从而有效预防认知功能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杨楹 导师:刘金同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采用标准化测评工具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前瞻性随访研究,分别在入组后第3个月、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进行随访,观察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缓解和社会功能康复状况,探索影响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预测因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简佳 导师:唐茂芹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检测HTR3A及HTR3B的21个标记单核苷酸多态(tag SNP)在患者及对照者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通过病例-对照关联研究探讨双相障碍遗传易感性,寻找双相障碍的易感基因,探讨HTR3A及HTR3BTag SNP基因多态性、遗传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翠鸾 导师:唐茂芹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将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HTR3A和HTR3B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以及临床表型的关联性。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招募符合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乔冬冬 导师:唐茂新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on,MD)是精神科临床常见的心境障碍,其在病因和临床特征上均具有异质性。临床研究发现,部分抑郁障碍患者的情绪低落等症状可经过治疗得到缓解,但其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却作为残留症状长期存在。...
【关键词】 抑郁障碍 ; 5-羟色胺受体3B亚基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约翰 导师:潘芳 山东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单次和重复间歇腹腔注射LPS的方法,制备急、慢性抑郁样行为小鼠模型,通过EGb761预处理和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对比炎性因子、BDNF、氧化应激及皮质酮表达水平干预前后的变化,初步明确EGb761抗抑郁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