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7
- 3
- 3
- 2
- 1
- 3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胡瑜兰 导师: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本论文对斑马鱼中补体经典途径中关键基因C1q以及免疫球蛋白基因进行了鉴定、功能以及进化的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利用基因组和EST数据库,在斑马鱼(Danio rerio)中成功预测并克隆了补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烨 导师: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来源于中胚层,能够分化为成骨、软骨和脂肪,为原始造血干/祖细胞在骨髓微环境中的生长和分化提供支持。近年来研究发现MSCs的分化潜能远超过最初的预期,甚至可以跨越分化为其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睿 导师:王金福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弓形虫(Toxopla sma gondii)是世界性分布的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可感染人类和几乎各类哺乳动物,可导致弓形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统计,估计有6亿多人口受威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巩永凤 导师: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论文以模式生物斑马鱼与黑青斑河豚为研究对象,进行了Th细胞标志分子克隆、功能研究及Th细胞的初步鉴定。
论文第一部分,利用特异性抑制T细胞活化的环孢霉素A,发现鱼类在针对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时其B细胞产生抗体受到抑制,而对胸腺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方玮 导师: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本文第一章绪论分三部分,分别介绍了IL-15基因克隆与结构、表达调控机制、信号转导途径、IL-15Ra基因克隆、表达调控、选择剪接、运输机制以及免疫生物学功能等。
第二章至第五章为实验研究,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河豚白介素15(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温轶 导师: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CD4是重要的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在高等脊椎动物T细胞的发育和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从黑青斑河豚(Tetraodon nigroviridis)及斑马鱼(Daniorerio)中获得了多种CD4样(CD4-like)分子,其中包括与高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徐玉林 导师:王金福 席咏梅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羽毛具有超强的能力进行周期性更换和再生。在鸟类,这些附属器官的更新是靠位于羽囊基底部的羽髓干细胞(FKSCs)扩增和分化来实现的。FKSCs连接于上皮、真皮、皮肤衍生物、肌肉和神经纤维之间,影响这些细胞的分子活动、细胞行为以及功能形态。为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吴蓉蓉 导师:张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9年
【摘要】 人胚胎干细胞(hESC)是一类来源于植入前囊胚内细胞团(ICM),具有体外无限增殖潜能且能在特定条件下分化为多类成体组织或胚外组织的细胞群体。它作为体外研究人类胚胎发育的优势模型,进行药物筛选的良好平台,参与细胞治疗的无限资源,越来越受到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玉侃 导师:张铭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博士) 2008年
【摘要】 因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目前仍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主要以自体骨片移植为主,这种治疗方式常易导致供体部位的损伤及功能缺陷。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体外构建的人工骨有望在不带来严重并发症的前提下彻底重建缺损的骨组织。 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