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
- 22
- 2
- 1
- 6
- 5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尹海波 导师:康廷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老鹳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的功能,中医用于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等证;通过实地考察和市场调查发现,除药典规定的品种外,老鹳草属多种植物在不同地区作老鹳草药材使用,其中我国老鹳草属植物大约有56种,东北地区有13种,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孟舒 导师:张振秋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玄丹巴布剂是由临床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的协定方一玄丹膏的基础上研制出的新剂型,本方由淫羊藿、丹参、三七、延胡索等8味药经提取加工制成,主要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病。本论文按新药临床前要求,完成了主要药学部分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申报奠定了坚实的试验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郭晏华 导师:贾天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文以中药补骨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炮制过程中化学、药效的变化,对其炮制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采用TLCS和HPLC两种方法对补骨脂炮制前后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进行了测定。并对炮制品之间在含量上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采用TLCS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葛会奇 导师:贾天柱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z.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dphenan thera Rehd.et wile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苑冬敏 导师:康廷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课题首次系统地对中药显微定量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本课题的进行,可以利用显微定量法作为化学方法的补充来检测中成药质量。 本研究分别以黄柏、三七、朱砂、枸杞子、五味子作为皮类、根及根茎类、矿物类、果实种子类中药的代表对中药显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光 导师:杨松松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穿心莲Andrographispanniculata(Burm.f.)Nees原产于印度,我国华东、中南及西南等地有栽培。具有解热抗炎、抗病毒的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穿心莲还具有免疫、抗肿瘤、中毒性肝保护、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抗心肌缺血、抗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钦 导师:贾天柱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中药超分子技术是中药现代化新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对中药超分子体的形成机制、制备方法、理化性质等进行了研究:用计算机模拟β-环糊精、丹参酮的分子结构并计算分子尺寸和包合前后体系的能量,推测丹参酮能与β-环糊精形成超分子体,对丹参醇提物进行了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翟延君 导师:康廷国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水红花子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红蓼PolygonumorientaleL.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散血消癥,消积止痛的功能。1977年版《中国药典》开始收载,标准简单,后经6次修订再版,仍然只有性状描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泓 导师:康廷国 辽宁中医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 生药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本文对本溪产紫穗槐果实活性部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活性部位筛选、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化学成分抑制癌细胞活性与构效关系、HPLC指纹图谱、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等内容,为紫穗槐果实的合理利用及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共分六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