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77
- 78
- 37
- 36
- 28
- 25
- 34
- 29
- 21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董婷婷 导师:姚锋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中国卤虫(Artemiasinica)处于恶劣环境时能够产生滞育卵,滞育卵具有极强的抗逆性,能够在干燥环境下保存数年。当外界环境变好的时候,滞育卵能够打破滞育重新启动胚胎发育。有关中国卤虫滞育及滞育解除相关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的研究成为了中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婧蕊 导师:李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消化系统中的微生物在宿主的免疫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等哺乳动物中,肠道菌群可以促进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的早期发育。同样,肠道微生物在水生动物免疫系统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七鳃鳗具有极为特殊的进化地位。它是从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思凡 导师: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在脊椎动物体中存在两种免疫系统,分别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和先天性免疫系统。有颌类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主要是由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B细胞抗原受体(Bcellreceptor,BCR)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麻启迪 导师: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在脊椎动物中,既有先天性免疫系统,又有适应性免疫系统。有颌类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系统是由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所组成的。而无颌类脊椎动物存在一类新型可变淋巴细胞受体(Variablelymphocyterecepto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秦迪 导师:李铁松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2年
【摘要】 十烯基二磷酸合成酶亚单位1(decaprenyldiphosphatesynthasesubunit1,PDSS1)是辅酶Q10(CoenzymeQ10,CoQ10)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它与同家族亚单位2(PDSS2)协同作用控制CoQ...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罗可迪 导师:刘欣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七鳃鳗是最古老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代表,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进化的最佳模式动物。近些年,关于七鳃鳗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调控机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微小RNA(microRNAs,miRNAs)已经被证明在多种生物中能够调控与代谢有关基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艺骅 导师:李莹莹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脊椎动物的补体免疫系统是一种血浆蛋白水解级联系统,是机体对于外界入侵的病原体进行抵御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在此系统中涉及30多个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含有多功能域的丝氨酸蛋白酶是该系统中核心酶。补体系统相关途径主要包含经典、旁路以及凝集素...
【关键词】 七鳃鳗 ; L-MASP1-lik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雪风 导师:逄越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七鳃鳗属于无颌类脊椎动物,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代表,素有“活化石”之称。众多学者认为七鳃鳗是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器官分化、分子进化及适应性免疫起源研究的重要模型。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七鳃鳗为神经嵴、外胚层的基板以及有颌类脊椎动物重要特性的起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骆雪月 导师:董维兵 辽宁师范大学 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结核病(TB)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结核病对全球健康构成持久威胁,目前全球近1/3人口患有潜伏性结核病,每年有近18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近40年内,除了贝达喹啉和德拉玛尼外没有新药的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具有新作用机理的药物。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