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8
- 84
- 8
- 5
- 4
- 4
- 11
- 10
- 10
- 9
- 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赵国宪 导师: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7年
【摘要】
目的:研究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AIDS)病人急性期、慢性期PBMC中的干扰素及其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分子,以期发现IFN-λs、IFN-λR及相关基因、蛋白在HIV不同感染时期的变化规律。
方法:收集PB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静月 导师:陈新月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7年
【摘要】 我国现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超过2000万例,其中HBeAg阴性CHB患者比例近年有上升趋势,这些患者年龄大、病程长、肝纤维化程度重,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高风险人群。对HBeAg阴性CHB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田雅茹 导师: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6年
【摘要】 背景男男性接触(MSM)者传播是目前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MSM HIV感染人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易感性较高,合并感染也相当常见,已成为HBV感染的高危人群.HIV/HBV合并感染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HBV...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玉凤 导师:谢雯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6年
【摘要】 研究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对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疗效,从而提出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非随机、开放性临床队列研究1、自2012年1月年至2014年4月选取于我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飞飞 导师:闾军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6年
【摘要】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数和死亡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死亡率位居世界恶性肿瘤第二位.死亡率的居高不下与其高复发率和高转移率密切相关.临床上迫切需要阐明HCC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广磊 导师:吴昊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5年
【摘要】
目的:
我们欲对MSM人群艾滋病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及精液中HIV-1的env序列、辅助受体的使用等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特征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我国MSM人群艾滋病患者急性期HIV-1的致病特点、变异规律及传播特征等。
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谢云 导师:闾军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4年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血清中microRNA-143(miR-143)的表达在HBV相关性肝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7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6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HBV-LC)、67例HBV相关性肝癌(HBV-H...
【关键词】 microRNA-143 ; 生物学标记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芳 导师:赵红心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探讨未经HAART(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不同CD4+T细胞水平HIV/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重点研究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以及成功进行HAART后血脂变化的特点,重点观察...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血脂水平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克菲 导师:孟庆华 首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传染病)(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探讨抗氧化治疗对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以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氧化应激损伤与慢加急性肝衰竭能量代谢的相关性,得出评价氧化应激损伤的可靠指标,为进一步探讨抗氧化治疗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及慢加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