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2
- 21
- 1
- 4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Yoshino Kohei(吉野恒平) 导师:万晓樵 Matsuoka Atsushi(松岡 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白垩纪是一段由于火山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而导致的气候长期温和稳定的时期.最近研究显示在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发生了全球变冷事件.这一气候变化对理解Cretaceous/Paleogene (K/P g)事件的背景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然而,生物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邢海 导师:万晓樵 徐星 吴肖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中国的陆相白垩系十分发育;其出露情况也相对较好.许多白垩纪恐龙化石在中国被发现,特别是鸭嘴龙超科的化石材料.基于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和在近十年的野外发掘工作中获得的新标本,笔者在本文中对中国鸭嘴龙类的形态学、系统发育学、个体发育学、生物地理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屈海英 导师:万晓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松辽盆地是白垩纪亚洲古陆上面积最大的陆相淡水湖盆之一.盆地上部沉积岩系主要由碎屑岩组成,沉积物内包含了大量腹足类、双壳类、介形类、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为我们还原晚白垩世温室效应在陆相的响应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松科1井是世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胡清月 导师:万晓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与地层学(硕士) 2014年
【摘要】 侏罗系/白垩系界线的确定始终是中生代地层划分的难点.准噶尔盆地是中国北方比较大的一个陆相盆地,侏罗-白垩系发育较齐全、连续,对准噶尔盆地相关侏罗-白垩纪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有助于为划分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提供重要的依据.位于盆地南缘的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欧强 导师:舒德干 万晓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自达尔文1859年在《物种起源》中提出天才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猜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地球上所有生命"本是同根生",组成一棵庞大的生命谱系大树.21世纪伊始,欧美国家纷纷启动了"构建生命之树"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涂玉洁 导师:万晓樵 席党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生态地质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发育了一套完好的湖相沉积地层,是研究陆相白垩纪古环境和古气候的理想地点.晚白垩世早-中期是松辽盆地发育的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湖盆水域宽阔,生物繁盛,青山口组和嫩江组下部沉积期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湖侵事件,对于是否存在海水侵入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顺 导师:万晓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松科1井"是世界上第一口以陆相白垩纪地层为主的科学探井,聚焦我国东北松辽盆地.本论文即是基于其获取的连续、高分辨率的岩心资料,进行的介形类生物地层与古生态特征研究.本次研究通过对松科1井南孔1300余件岩心样品的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焯 导师:万晓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本研究从中国大陆第一口以白垩系地层为主的全取心科学探井中获取了连续的、高分辨率的、较少受到后期破坏或影响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地质记录,用介形类化石壳体为材料,在生物鉴定分类基础上进行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高精度测定,以期得到高分辨率的松辽盆地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