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1
- 3
- 2
- 1
- 1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刘清君导师:郑玉新 何凤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之一。近期的临床研究表明,NGF对于慢性正己烷中毒治疗效果显著,动物实验也证明NGF能够有效地改善慢性正己烷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正己烷中毒性周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艳淑导师:郑玉新 何凤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职业接触正己烷(n-hexane)导致的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新发职业病,由于其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现场调查中发现,在相同的暴露环境下,仅有部分人发病,且疾病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程娟导师:郑玉新 何凤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焦炉工肺癌是我国八种法定职业肿瘤之一。导致焦炉工肺癌的主要原因是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COE)中含有的致突变和致癌性的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戴宇飞导师:郑玉新 何凤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职业接触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诱发的过敏性皮炎是我国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一类新发职业病,由于其危害严重,死亡率高,成为我国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新课题。该病以严重的全身性皮肤损害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发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强导师:郑玉新 何凤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5年
【摘要】 正己烷(n-hexane)为饱和脂肪烃类,广泛应用于工业粘胶配制,油脂萃取、制鞋等多个行业。作业者长期低浓度接触正己烷且缺乏有效防护时可诱发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患者可出现肢体远端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肢体瘫痪。目前由于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于立群导师:袁聚祥 何凤生 华北煤炭医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目的评价工人个体甲醛暴露水平,探讨甲醛暴露对工人肺通气功能、症状体征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遗传学生物标志物的影响.修改和制订职业卫生标准、改善作业环境,加强甲醛暴露工作健康监护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东济宁市人造木材加工企业的甲醛暴露工人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冷曙光导师:何凤生 郑玉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础医学 毒理学(博士) 2004年
【摘要】 焦炉逸散物中的致癌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导致焦炉工肺癌的主要原因.焦化生产已被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芳健导师:范雪云 何凤生 华北煤炭医学院 河北联合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本随访研究旨在探讨口服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者的远期临床结局及影响因素,为医患双方提供合理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建议。 本次调查在前期“口服农药自杀未遂者危险因素研究”基础上,以滕州和郓城两县医院1999年收治的口服有机磷杀虫剂自杀未遂者132例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诚导师:何凤生 郑玉新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博士) 2002年
【摘要】 该研究旨在通过整体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探索OPs中毒性NMJP的诊断、个体易感性和发病机制,为OPs中毒性NMJP的早期诊断、易感人群的筛选,以及针对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结论:1.电刺激频率为20Hz的电刺激单纤维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