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
- 13
- 2
- 1
- 4
- 3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王妮妮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 2013年
【摘要】
目的:对杭州市卫浴洁具制造业苯乙烯的职业卫生现状进行调查,为制订防治对策及卫生监管提供依据。并为研究1,2-二氯乙烷(1,2-DCE)对脂质代谢影响提供资料。
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对CNKI、PUBME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晓雪导师:陈士杰 何继亮 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与环境卫生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自然膨润土(BPs)和有机膨润土颗粒体外诱发人B淋巴母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烷基季铵盐(AQAS)体外诱发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方法:以人B淋巴母细胞为体外实验靶细胞,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遗传毒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志健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背景: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大量普及和应用,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中手机微波辐射可能产生的有害健康效应。经体内体外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手机微波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细胞遗传物质,故而近年来对于微波遗传毒性的主要研究内容已由其直接遗传毒性转向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裘凌燕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1目的
调查浙江省某地区农村人群(含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并提出改进农村人群健康状况的相应建议。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三个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村民及该区学龄前儿童。
2.2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陆叶珍导师:何继亮 陈士杰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与环境卫生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体外实验比较研究卷烟烟气冷凝物(Cigarettesmokecondensates,CSCs)加与不加S9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遗传毒性差异,观察体外试验中加S9是否能使CScs的细胞-遗传毒性增高。
方法:用彗星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美辨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目的:研究三种膨润土颗粒(自然土、活性土和有机土)体外诱发人B淋巴母细胞的细胞毒性、氧化应激和遗传毒性以及调查职业接触有机土工人的遗传损伤和脂质过氧化。
方法:人B淋巴母细胞为体外试验靶细胞,长春新碱和阿霉素为阳性对照,生理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小颖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部;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目的: 铬化合物是环境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电镀、冶金、制革等许多工业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均会产生含铬“三废”,影响职业暴露人群和非职业暴露人群健康。铬的毒性与价态有关,食物和生物组织中铬多以三价铬存在,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六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楼建林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 2007年
【摘要】 本论文主要用彗星试验和微核试验检测肺癌和乳腺癌患者遗传损伤的背景值和由辐射引起的遗传损伤,来评价肺癌和乳腺癌患者的遗传不稳定性,并观察这两种癌症患者在遗传稳定性上的个体差异.同时还用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肺癌和乳腺癌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邓红平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卫生毒理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目的:治疗癌症的化疗的广泛运用涉及到可能对配制、管理和生产细胞毒性药物的员工造成危害。抗肿瘤药物是通过杀死增生细胞和破坏细胞分裂来阻止肿瘤生长的化学物,然而,许多抗肿瘤药物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证明具有致癌性、致突变性和致畸性。抗肿瘤药物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伟导师:何继亮 浙江大学 特种医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博士) 2006年
【摘要】 肿瘤系环境因素与机体因素(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属于环境相关疾病。例如空气和水污染、吸烟、饮食、职业接触和个人生活方式与习惯等都是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同时机体因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美国19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