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
- 4
- 3
- 3
- 2
- 2
- 3
- 2
- 2
- 1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成彬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 2012年
【摘要】
光镊是一种新型激光捕获技术,可以用来操控等微小粒子。光镊操控粒子的作用犹如一个弹簧,光阱中的粒子受到外界的作用力时,会偏离原先的光阱中心,所以光镊也是一个微小力的探针,其力的大小在皮牛量级。可以用来测量生物大分子之间的单分子力。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闻丞 导师:张志刚 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物理(博士) 2011年
【摘要】
本文工作基于光镊单分子实验平台,以单分子力谱测量分析为手段,系统地研究了细胞信号转导中两对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涉及发生在细胞膜外的受体/配体特异性识别以及发生在膜内的G-蛋白与下游激酶蛋白的特异性结合这两个生理过程。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繁欣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10年
【摘要】
近年来,随着活体荧光标记蛋白的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远场超分辨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观测活体细胞内部的微小生理活动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生物活体荧光标记技术、物理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相互结合,实时观测与跟踪了AcN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熊宇乐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物理(硕士) 2010年
【摘要】
拉曼光镊技术为生物学在单个活细胞水平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无标记、原位、实时检测方法,可以提供单个活性细胞内部分子结构信息,从而探测单个细胞内部的生理过程。该技术在单个活细胞水平的应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莹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在免疫、造血、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的过量表达与很多疾病有直接联系。本实验用自主研发的多功能光镊平台,在单个活细胞水平上实验研究了IL-6与其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庄昕 导师:朱平 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人类基因组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表达产物是机体一类重要的涉及免疫调节的细胞表面分子。临床肿瘤免疫治疗主要依赖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鉴定CTL是否对呈递HLA分子和抗原分子复合物的肿瘤细胞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飞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对基于光镊的U937细胞表面受体与白细胞介素6相互作用的单分子力学进行了研究。文章设计、制作了与压电陶瓷台(PZT)相配套的样品池,探索了作为光镊手柄的小球的包被条件。得到了细胞因子IL-6包被小球的最佳浓度。比较了阳性小球与阴性小球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伍亚军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物理(硕士) 2005年
【摘要】 劈离式肝移植是国际小儿尸体肝移植研究的方向和热点,其难点是劈离操作前,术者不了解肝内管道系统的解剖及变异情况,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利用MRI和图像三维重建技术来研究小儿肝移植应用解剖,在短时间内三维重建肝血管、胆管走行立体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珂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无线电物理(硕士) 2005年
【摘要】 目前医用磁共振已经成为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随着医用磁共振日益广泛的使用,与磁共振相关的后处理软件也成为研究开发的焦点。近年来,新的实用软件功能层出不穷。然而当前的系统普遍存在由于UNIX/Linux系统操作复杂而带来的不易普及使用性问题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何金强 导师:叶安培 北京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5年
【摘要】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缩短了T1时间,克服了许多非增强成像的缺点,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3D动态增强扫描磁共振肾功能评估的实际需求,我们研究开发出了用于动态增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