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14
- 1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学位论文】 作者:李珊 导师:李凌浩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7年
【摘要】 在局域尺度上研究宿主植物和真菌的相互关系,可以排除掉气候,物种库等大尺度作用因子的影响,更加精确地认识局域内宿主植物对真菌群落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中,真菌的组成,功能等各不相同,对不同生态系统中植物和真菌的关系展开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房颖 导师:李凌浩 白文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5年
【摘要】 荒漠草原是亚洲中部特有的草原类型,这里生态条件异常严峻,年降水量约150-250 mm,植物终年处于水分亏缺状态下。由于植被低矮稀疏,风蚀强烈,土壤养分十分贫瘠。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对以降水格局改变和大气氮沉降增加为特征的全球变化响应更为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韩娟娟 导师:李凌浩 陈吉泉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4年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近20年成为1860年以来最暖、极端事件频发的时期。蒙古高原荒漠草原位于内蒙古中部,阴山山脉以北的乌兰察布高原地区,为生态环境脆弱带,其稳定性较差,在自然和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会产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我们为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陈熙 导师:李凌浩 刘双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2年
【摘要】 本论文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AS1.542菌株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功能注释,对AS1.542菌株与ATCC13032菌株和R菌株之间的基因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研究了谷氨酸棒杆菌AS1.5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阳 导师:李凌浩 万师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生殖阶段是植物生活史的重要构成之一,关系到植物种群的形成、发展和进化。植物生殖特性的改变可反映出环境对植物本身的综合影响以及植物对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适应。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植被类型,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寻芬 导师:李凌浩 白文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11年
【摘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含氮化肥的使用、固氮豆科植物的栽培及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类活动,使得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活性氮至少增加了一倍。氮循环本身是最为关键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并与其他生命要素的循环相耦合,氮输入的改变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扬 导师:李凌浩 王智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近年来,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日益为生态学家所重视,已成为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和生态学理论发展的核心之一,群落的植被盖度和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学研究的常用指标。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及群落特征是种群和群落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一方面决定于植物自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晓芹 导师:李凌浩 白文明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为了探究草原植物生长策略及其对养分变化的响应,本文比较分析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Artemisia frigida)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根与叶的形态特性及其对氮素添加的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建秋 导师:李凌浩 王智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硕士) 2009年
【摘要】 本工作研究植物源CH4排放,即植物本身生成的CH4,不是厌氧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目前对植物是否直接排放甲烷仍然存在很大争议:一方面实验中观测到的植物甲烷排放率差异较大;另一方面对植物甲烷排放内在机理仍不清楚。本文以旱生植物冷蒿(Artem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